石家莊指南針檢測專注于:廢水污水、工業(yè)廢水污水、生活污水廢水、養(yǎng)殖場污水、污水、廢水、河道污水、河道廢水、水源地污水、污水處理廠、環(huán)評污水、處理前后污水等檢測
常規(guī)檢測:
1、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來表示?;瘜W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
2、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反映了水體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含量。
3、懸浮物(SS),是指在103一105℃烘干的總不可濾殘渣。水中存在懸浮物時會使水體渾濁,降低透明度,影響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謝,在水和廢水處理中,測定懸浮物具有特定的意義。
4、總氮(NT),水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時,會造成浮游生物繁殖旺盛,出現(xiàn)富營養(yǎng)狀態(tài)。因此,總氮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5、氨氮(NH3-N),以游離氨或按鹽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氨氮的來源主要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產物。測定水中氨氮含量,有助于評價水體被污染和“自凈”狀況。
總磷(PT),磷是生物生長的必須元素之一,但水體中磷含量過高,可造成藻類的過度繁殖,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檢測項目:
1、物理性指標:
1.1溫度
許多工業(yè)排出的廢水都有較高的溫度,這些廢水排入水體使其水溫升高,引起水體的熱污染。水溫升高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對水資源的利用。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水溫的升高而減小,這樣一方面水中溶解氧減少,另一方面水溫升高加速耗氧反應,終導致水體缺氧或水質惡化。地表水的溫度隨季節(jié)、氣候條件而有不同程度的變化,0.1-30℃,地下水的溫度比較穩(wěn)定,8-12℃,工業(yè)廢水的溫度與生產過程有關。
1.2顏色和色度
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后所呈現(xiàn)的顏色。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一般純凈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一般只對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測定,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種顏色。
1.3嗅和味
嗅和味同色度一樣也是感官性指標,可定性反映某種污染物的多寡。天然水是無嗅無味的。當水體受到污染后會產生異樣的氣味。水的異臭來源于還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揮發(fā)性有機物和氯氣等污染物質。不同鹽分會給水帶來不同的異味。如氯化鈉帶咸味,硫酸鎂帶苦味,硫酸鈣略帶甜味等。
1.4渾濁度和透明度
水中由于含有懸浮及膠體狀態(tài)的雜質而產生渾濁現(xiàn)象。水的渾濁程度可以用渾濁度來表示。水體中懸浮物質含量是水質的基本指標之一,表明的是水體中不溶解的懸浮和漂浮物質,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懸浮物能在1至2小時內沉淀下來的部分稱之為可沉固體,此部分可粗略地表示水體中懸浮物之量。生活污水中沉淀下來的物質通常稱作污泥;工業(yè)廢水中沉淀的顆粒物則稱作沉渣
2、化學性指標
2.1有機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yè)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終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等。這些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故屬耗氧污染物。耗氧有機污染物是使水體產生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2.2無機性指標
1、植物營養(yǎng)元素,污水中的N、P為植物營養(yǎng)元素,從農作物生長角度看,植物營養(yǎng)元素是寶貴的物質,但過多的N、P進入天然水體卻易導致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氮、磷含量的高低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程度有密切關系,就污水對水體富營養(yǎng)化作用來說,磷的作用遠大于氮。
2、pH值,主要是指示水樣的酸堿性。
3、重金屬,重金屬主要是指汞、鎘、鉛、鉻、鎳,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害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錫等。
3、生物性指標
3.1總數(shù)
水中總數(shù)反映了水體受污染的程度??倲?shù)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必須結合大腸菌群數(shù)來判斷水體污染的來源和程度。3.2大腸桿菌
水是傳播腸道疾病的一種重要媒介,而大腸菌群被視為基本的糞便傳染指示菌群。大腸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樣被糞便污染的程度,間接表明有腸道病菌(傷寒、痢疾、霍亂等)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