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廳裝修有一定的聲學要求。不僅是各類劇院、體育場館和歌舞廳以及與聲學有關的錄音室、演播室等專業(yè)用房本身有一定的聲學技術指標,而且凡是公共場所,一般都需要傳播語言或音樂,即使是家庭用房現在也需要有良好的音樂欣賞環(huán)境。所以室內裝修工程必須重視聲學要求。如果忽視這一點,極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聲學裝修要求1、背景噪聲小于或等于NR35;2、隔聲、隔振措施廳內應有良好的隔聲隔振措施, 隔聲隔振指標按GB3096-82《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標準》居民文教區(qū)執(zhí)行即:晝間50dBA,夜間40 dBA。3、建筑聲學指標共振、回聲、顫動回聲、房間駐波、聲聚焦、聲擴散:各廳內建筑門窗、吊頂、玻璃、座椅、裝飾物等設施不得有共振現象;廳內不得出現回聲、顫動回聲、房間駐波和聲聚焦等缺陷,聲場擴散應均勻。
根據語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擴聲系統設計的需要,應盡可能采用短混響。但在大容積的會議室內選用短混響,特別是控制低頻混響,就會增加投資,同時也難以實施。因此,確定既能滿足語言的良好聽聞,又能節(jié)約投資的合理的的混響時間值,應根據容積大小而定。
有關會議室的混響時間,很多文獻內有介紹,但有較大的出入,特別在大容積會議室內,國內外提出的推薦值,差距較大。對此,我們通過對國內42個大小會議室(或以會議為主的會堂)的聲學調查,進行統計分析,提出了隨容積變化的混響時間建議值。
在會議室內吸聲材料和結構具有控制混響時間和音質缺陷的雙重功能。
由于會議室采用短混響,因此,必須選用強吸聲的結構。又因強吸聲處理,因此建筑師經常采用各種容易引起聲學缺陷的體形,如圓形、橢圓形、卵形平面、穹形屋頂等。而控制音質缺陷的措施,除了配置擴散結構外,通常用強吸聲方法,因為它同時起到控制混響時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