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59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引種,1974年以來向全國各省區(qū)推廣。以黃河流域以北各省(區(qū) )栽培較多,主要用于荒山綠化兼作鹽堿荒地風景林樹種?;鹁鏄浞敝乘俣戎欤钡?012年許多綠化樹種都無法相比的,它具有獨特的優(yōu)良特性和嚴重的潛在危害。
二年生以上的火炬樹周圍,常萌發(fā)許多根蘗苗,可按行距選留,注意修除根蘗及過多的側枝,培育成樹形良好的壯苗。當年苗高可達1.5至2米。繁殖后第二年3月中旬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50×40厘米,做好澆水、松土、除草工作,5至6月間各追肥一次,7月底前停止水肥?;鹁鏄湟话悴话l(fā)生病害。播種苗及根插苗3年、根蘗苗2年胸徑可達3至5厘米,可供造林。
火炬樹能夠適應嚴酷的立地條件。既能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也能在黃粘土加鵝卵石的土壤中生存,既能在瘠薄的土壤中生長,也能在建筑垃圾以及干旱缺水的煤渣垃圾上生長,耐旱性極強,抗寒性也極強,當氣溫達-36~-38℃,與火炬樹仍安然無恙。并且至今在火炬樹上尚未發(fā)現(xiàn)有大面積的病害現(xiàn)象。
火炬樹根部萌芽能力強,自然繁殖能力快,造林成活率高,在人為破壞及森林火災后仍能以頑強的生命力而重獲新生。同時具有的耐寒、耐旱和耐鹽堿能力,對周圍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是一種良好的護坡、防火、固堤及封灘、固沙保土的先鋒造林樹種?;鹁鏄溆猛径啵m應性廣,并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早為各國引種栽培,廣泛應用于人工林營建、退化土地恢復和景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