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紋織設計:將圖案轉換成織物組織的設計。
2.挑花結本:制作蜀錦的花本工藝,即把蜀錦的圖案和色彩轉換(編結)成可程序控制的提花織造工藝語言——花本。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蜀錦織品經緯比例恰當,圖案清晰,色彩豐富,花型飽滿,工藝精美。蜀錦分為經錦和緯錦兩大類。以多重彩經起花的蜀錦為經錦,以多重彩緯起花的蜀錦為緯錦。經錦工藝是蜀錦獨有的。蜀錦成品顏色至少5種。
2.理化指標:蜀錦織品按設計、用途不同,分為匹料和塊料(工藝品)兩種。
三國,蜀丞相諸葛亮把蠶桑生產放在重要位置,蜀錦在當時不僅是對外貿易的商品,而且也是軍費開支的來源?!短接[》引《諸葛亮集》:“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
唐代蜀錦技術有很大發(fā)展,遠銷到日本、波斯。唐代蜀錦保存到現(xiàn)代的有團花紋錦、赤獅鳳紋蜀江錦待多種,其圖案有團花、龜甲、格子、蓮花、對禽、對獸、斗羊、翔鳳、游鱗等。
北宋建立成都錦院,元明以來品種更多,應用更廣。宋元蜀錦十分精美,可從元《蜀錦譜》中窺見一斑。
繡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繡品都采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并根據繡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xiàn)繡物的質感,體現(xiàn)繡物的光、色、形,把繡 物繡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tài)等。它還采用“線條繡”,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繡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質量要求
1. 絲線質量要求:桑蠶絲線用傳統(tǒng)工藝染色,以本地菜子油固色,再根據圖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絲線劈成1/2、1/4、1/8、1/16乃至更細。繡線質量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規(guī)定。
2. 底料質量要求:優(yōu)質真絲軟緞、軟質白畫布、蜀錦等,能滿足刺繡和裝裱的相關性能要求,并符合國家質量技術要求。
二、畫面要求
1. 刺繡圖案:健康并具有美感。
2. 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合法圖案。
3. 刺繡內容:以繪畫類、攝影類、書法類及其他美術作品。主要表現(xiàn)為動物類素材、植物類素材、人物故事類素材、自然類素材、建筑類素材、器物類素材、文字類素材、幾何類素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