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建筑鋼筋,只要其直徑大于8毫米,都可以用來制作避雷針,只需在安裝上去以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到兩層防銹漆即可,其價格非常低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避雷針是沒有品牌的,因為避雷針只是接閃器中的一個小類,而任何金屬構件都可以用來做接閃器。只強調(diào)避雷針的作用,強調(diào)品牌的避雷針,而忽視了其它接閃器的共同接閃作用,忽視了接閃器脫離了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就不能發(fā)揮作用的客觀事實,這種觀念是有害的,需要加以糾正。
預放電避雷針
當避雷針截受雷擊時,由接閃體接閃,通過雷電波形處理裝置,利用外殼與中心接地桿之間有3mm間隙,構成耦合電容,同時外殼通過一個電感線圈接地(中心接地桿)當下行先導接近接閃器時,由于頻率,電感呈開路狀態(tài),電容對高頻呈現(xiàn)短路特性,因此耦合電容作用下,接閃器表面電場強度迅速增加,直至觸發(fā)雪崩過程,從而能在頃刻間將雷電流泄放入地,以至有效的達到防雷害保的目的。
合理選用避雷針保護范圍的計算方法
常用避雷針(這里僅指單針)保護范圍的計算方法主要有折線法和滾球法?!罢劬€法”的主要特點是設計直觀,計算簡便,可節(jié)省投資,但不適用于高度大于20m的建筑物;“滾球法”的主要特點是可以計算避雷針或避雷帶與網(wǎng)格組合時的保護范圍,但計算相對復雜,按此方法計算出的投資成本較大。
在這二種計算方法中,“折線法”是比較成熟的方法,在電力系統(tǒng)又稱“規(guī)程法”,即單支避雷針的保護范圍是一個以避雷針為軸的折線圓錐體。單支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在DL/T620-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標準中有所規(guī)定;“滾球法”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推薦的接閃器保護范圍計算方法之一。我國建筑防雷規(guī)范GB50057-1994Z中也把“滾球法”強制作為計算避雷針保護范圍的方法。滾球法是以hR為半徑的一個球體沿需要防止擊雷的部位滾動,當球體只觸及接閃器(包括被用作接閃器的金屬物)或只觸及接閃器和地面(包括與大地接觸并能承受雷擊的金屬物),而不觸及需要保護的部位時,則該部分就得到接閃器的保護。近幾年來,國標中規(guī)定的“滾球法”也開始得到行業(yè)的認同,但在實際運用中“滾球法”也碰到一些問題,特別是在計算天面避雷針保護范圍的時候??偟膩碚f這二種算法各有特點,一般高層建筑更多的使用“滾球法”。
避雷針設置
(1)獨立避雷針與被保護物之間應有不小于5m距離,以免雷擊避雷針時出現(xiàn)反擊。獨立避雷針宜設獨立的接地裝置,與接地網(wǎng)間地中距離不小于3m。
(2)35kV及以下高壓配電裝置構架及房頂上不宜裝設避雷針。裝在構架上的避雷針應與接地網(wǎng)相連,并裝設集中接地裝置。
(3)變壓器的門型構架上不應安裝避雷針。
(4)避雷針及接地裝置距道路及出口距離應大于3m,否則應鋪碎石或瀝青面5~8cm厚,以保人身不受跨步電壓危害。
(5)嚴禁將架空照明線、電話線、廣播線、天線等裝在避雷針或構架上。
(6)如在獨立避雷針或構架上裝設照明燈,其電源線必須使用鉛皮電纜或穿入鋼管,并直接埋入地中長度10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