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2年起到1989年止,國家共組織了5次全國范圍的評酒會,先后評選出了17種國家名白酒,涵蓋了我們常說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分別是: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董酒、西鳳酒、洋河大曲、雙溝大曲、郎酒、劍南春、全興大曲、古井貢酒、宋河糧液、特制黃鶴樓、武陵酒、寶豐酒、沱牌曲酒。
這些國家名酒,歷史悠長,質量穩(wěn)定可靠,處在老酒收藏的線。此外,一些當年獲二等獎的國家優(yōu)質酒以及“省優(yōu)”“部優(yōu)”、全國各地的地方名酒,也可以入藏。
從年代上劃分,一般來說,建國后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老酒收藏價值。那時期,正值計劃經濟,各酒廠并非以經濟效益為主,甚至在生產上不考慮產量、不計成本且均采用傳統(tǒng)工藝釀造而成因此到現(xiàn)在反而成就了一等好酒。
鑒別包裝材料
茅臺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臺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yōu)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目前茅臺酒已使用了三層防偽,一是圓形五星齒輪麥穗或飛天的鐳射標志,二是意大利引進的防盜蓋,三是從美國3M公司引進的水印反射標簽。
紅酒的成分相當復雜,是經自然發(fā)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多的是葡萄汁,占80%以上,其次是經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發(fā)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至30%,剩余的物質超過1000種,比較重要的有300多種,紅酒其他重要的成分有酒石酸,果膠,礦物質和單寧酸等。雖然這些物質所占的比例不高,卻是酒質優(yōu)劣的決定性因素。質優(yōu)味美的紅酒,是因為它們能呈現(xiàn)一種組織結構的平衡,使人在味覺上有無窮的享受。
中國白酒歷史悠久,不同的地域出產不同特色的白酒,如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和竹葉青,四川五糧液和劍南春、瀘州老窖、古井貢等8大、10大、13大、16大名酒、,這些酒帶有強烈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制作工藝和制作原料都帶有當地的特征,別的地方很難釀出同樣的味道;白酒的產品和品牌決定了白酒的收藏價值和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如果是小量收藏,那么一定要收藏名酒,這樣才能有升值空間,收藏價值才容易被大眾認可,對于專業(yè)藏家來說其收藏的品種體系就會輻射全國各地的名酒品牌和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