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技能認證和其他辦法,進步礦藏挖掘的功率;為不同的金屬設置優(yōu)先級,如根本金屬、特別金屬和關鍵技能金屬等;產品規(guī)劃要歸納考慮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冶金常識和回收工藝,經過體系的優(yōu)化和規(guī)劃進一步進步回收率和下降環(huán)境影響;改進工藝流程功率和含金屬廢水的使用,進步初級出產的動力功率等。
現在,我國廢鋼鐵回收率為70%-80%,廢舊金屬回收率為85%,廢塑料25%,廢舊橡膠47%,廢紙20%,廢碎玻璃13%,報廢轎車的年回收量不斷提高,廢舊物資的年加工預處理量達2000多萬噸,其間廢舊車船的拆解才能已到達1000多萬噸。
所謂的廢金屬其所作為一種再生資源,而在礦產資源日益緊缺的背景下,其地位日漸突出。我國雖然地緣遼闊,但有色金屬資源并不足夠豐富,需要進口來滿足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國廢金屬的利用率卻相對較低,隨著各種廢金屬回收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廢金屬的利用率將得到穩(wěn)步提升。
人類早發(fā)現鐵是從天空落下的隕石,隕石含鐵的百分比很高(鐵隕石中含鐵90.85%),是鐵和鎳、鈷的混合物。考古學家曾經在古墳墓中,發(fā)現隕鐵制成的小斧;在埃及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經文中,記述了當時太陽神等重要神像的寶座是用鐵制成的。鐵在當時被認為是帶有神秘性的珍貴的金屬,埃及人干脆把鐵叫做“天石”。在古希臘文中,“星”和“鐵”是同一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