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和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先后成立。之后,地方性的金融資產交易所相繼成立,由各地金融辦直接監(jiān)管,并對金融資產交易所出臺了相應的業(yè)務管理辦法。
作為金融資產交易的專門場所,“金交所”近年來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產融對接方面發(fā)揮巨大作用,已經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
借力“金交所”,這些資產得以“動起來”
按照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對中國市場總量的估計,我國靜態(tài)計算的金融資產總量已達150萬億,其中,以股票等為代表的具有較好流動性的品種僅占百分之十幾,約三分之二的金融資產幾乎沒有流動性。
這些金融資產包括應款、不良金融資產、股權債權投資等。借助“金交所”的通道,讓資產“動起來”,就可以發(fā)揮出更高的效率。
“金交所”的發(fā)展,填補了這個傳統金融發(fā)展中的薄弱之處,為更多的企業(yè)提供了一個盤活資產的通道。尤其是在供應鏈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等方面,金交所發(fā)揮的作用更為顯著。
不乏優(yōu)質底層資產 種類多元、風險分散
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資產多數屬于非標準化金融資產,比如應款、不良金融資產、股權債權投資、信托受益權、小貸資產收益權、融資租賃收益權、商業(yè)票據收益權等,資產種類多,涉及的底層資產更加豐富。
體現在產品形式上,也同樣具備多樣性,既有復雜的衍生品交易,也有簡單的現貨產品,既有專業(yè)性很強的金融產品,也有大眾化的理財產品。
通過“金交所”的渠道,投資者可以接觸到更豐富的資產類別。比如不良金融資產是金融機構待處理的資產包,經過專業(yè)資產管理人的處理,可以產生相當的獲利空間,投資者參與不良資產處置的資金也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益。
在“金交所”中交易的資產,都有其特定的企業(yè)背景、交易背景和投資屬性,相互之間的關聯性很弱,這為投資人進行多元化、風險分散的資產配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風控措施 獲取穩(wěn)健收益圍繞著“金交所”中交易的資產,會有一系列的風控措施來保障其和穩(wěn)健。
首先,“金交所”自身接受當地省金融辦的監(jiān)管,對在其中交易的資產,交易所專業(yè)風控人員均需要進行審核,通過之后再進行備案、登記托管、清算結算的管理。
其次,有實力的資產管理機構會派駐財務、法務、風控領域的專家對交易所中資產進行調研,“刨根問底”,對相應企業(yè)的情況、財務指標、出入貨單、庫存狀況等進行詳實核查,且核查報告還需要提交金融風控委員會進行審查,從而精選出優(yōu)質的資產,提供給投資人。
金交所提供的投資機會往往是非標準化產品,在市場中的資產總量相比更大。同時,金交所吸引了大批實力雄厚的資本進駐,綜合實力相對更強。未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擴大開放,創(chuàng)新金融業(yè)務層出不窮,金交所或將會迎來更大的機遇,成為許多投資人的重要投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