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比較大,這里簡單的說一下,在孩子5歲以前,可以玩一些培養(yǎng)邏輯和順序理解的游戲,例如Code Karts和Lightbot,這就是一些游戲而已,孩子可以很快上手,在這個過程中強化一些基礎能力
在5-8歲這個階段可以開始體驗基礎的積木編程,也就是用圖像拖拽、排序的方式來實現(xiàn)動畫效果,難度由簡到難,同時結果所見即所得,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孩子的積極性。在這個階段,我建議父母和孩子同時學習,一方面,孩子缺乏閱讀能力,需要你幫助他,二方面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作,三方面親子共同的工程,對孩子而言是一個天然的動力。
9歲之后可以考慮孩子自主學習了,這個階段,從技術上來說可能還是積木。這個階段,孩子所接觸的世界已經大大的增加,通過編程的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收益會逐漸放大和顯現(xiàn)。
5、6年級,可以接觸一些語言級的編程了,我個人會比較推薦python,語義簡單,沒有特別復雜的范式,表達力強,不是特別推薦Java或者C或者C++,因為用這樣的語言,你會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語言本身,而減少了你想表達的內容,你要說編程技能?還不到磨練這個的時候。順便吐個槽C++17標準都已經發(fā)布快兩年了,這根本就是和c完全不同的一門語言,真不明白為什么國內很多一提到還是c/c++。學編程來酷叮貓少兒編程大連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