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苗、補苗和定苗
4~5月,苗高3cm左右時(3~4片真葉)進行間苗補苗,進行2~3次,當苗高10厘米時定苗,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
松土除苗、防治病蟲
幼苗出齊后根據(jù)土壤板結和雜草情況,每10~15天松土除草1次,7月底停止。該樹種病蟲不多、注意適時防治。
火炬樹移栽,應在深秋落葉后至明春發(fā)芽前進行。栽時要求苗正、根舒,栽后大苗宜立支柱。干旱瘠薄山地造林需截干栽植,距地表18~20厘米處平剪,起苗后將過長的主側根剪去,保留25厘米長,容易成活。
小喬木狀修剪方法:
(1)選擇長勢健壯、干性強的幼苗,將其側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秋末對主干進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選擇一個長勢健壯的新枝作主干延長枝,其余新生枝條全部疏除。
(2)生長過程中及時將主干延長枝上的側枝疏除,秋末再按頭年方法對主干進行短截,翌年春天按第二年的方法選留壯枝作主干延長枝。
(3)待主干長至一定高度時可開始培養(yǎng)主枝,方法是對枝頂進行短截后,選留三四個長勢健壯、分布均勻的枝作主枝,主枝長到一定長度后,對其進行摘心,促生側枝。
(4)秋末對側枝進行短截,促生二級側枝。這樣基本樹形就形成了爾后的養(yǎng)護中只需將冗雜枝、干枯枝、下垂枝、干枯枝及時修剪即可。
火炬樹根部萌芽能力強,自然繁殖能力快,造林成活率高,在人為破壞及森林火災后仍能以頑強的生命力而重獲新生。同時具有的耐寒、耐旱和耐鹽堿能力,對周圍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是一種良好的護坡、防火、固堤及封灘、固沙保土的先鋒造林樹種。
由于火炬樹用途多,適應性廣,并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早為各國引種栽培,廣泛應用于人工林營建、退化土地恢復和景觀建設。主要用于荒山綠化兼作鹽堿荒地風景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