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加固的方法眾多,應視不同結構、不同材料、不同破壞部位等具體情況而定。對于構件加固一般有:擴大截面法、外包鋼法、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耗能框架灌漿料和混凝土的區(qū)別減震法、錨桿靜壓樁加固法、壓密注漿加固法、預應力加固諸暨水泥灌漿料法等。
用于補墻的一般有:灌漿料灌漿補縫、碳纖維補墻、植筋等。
1、拆砌或增設抗震墻。對強度過低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重砌和增設抗震墻的材料可采用磚或砌塊,也可采用現(xiàn)澆灌漿料。
2、修補和灌漿。對已開裂的墻體,可采用壓力灌漿修補,對砌筑砂漿飽滿度差或砌筑砂漿強度等級偏低的墻體,可用滿墻灌漿加固。修補后墻體的剛度和抗震能力灌漿料技術指標,可按原砌筑砂漿強度等級計算;滿墻灌漿加固后的墻體,可按原砌筑砂漿強度等級提高一級計算。
3、支撐或支架加固。對剛度差的房屋,可增設型鋼或鋼筋灌漿料的支撐或支架加固。
4、通過埋設錨桿固定壓樁架,用千斤頂將樁段逐節(jié)壓入土中,再將樁與基礎承臺澆筑在一起,以達到設計要求。
5、面層或板墻加固。在墻體的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鋼筋網(wǎng)砂漿面層或現(xiàn)澆鋼筋灌漿料板墻加固。
6、外加柱加固。在墻體交接處采用現(xiàn)澆鋼筋灌漿料構造柱加固,柱應與圈梁、拉桿連成整體,或與現(xiàn)澆鋼筋灌漿料、屋蓋可靠連接。
7、包角或鑲邊加固。在柱、墻角或門窗洞邊用型鋼或鋼筋灌漿料包角或鑲邊;柱、墻垛還可用現(xiàn)澆鋼筋灌漿料套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