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自主簽發(fā)的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 Declaration of compliance《符合性聲明書》,此證書屬于自我聲明書,不應由第三方機構(中介或測試認證機構)簽發(fā),因此,可以用歐盟格式的企業(yè)《符合性聲明書》代替。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符合性證書》,此為第三方機構(中介或測試認證機構)頒發(fā)的符合性聲明,必須附有測試報告等技術資料TCF,同時,企業(yè)也要簽署《符合性聲明書》。
EC Attestation of conformity 《歐盟標準符合性證明書》,此為歐盟公告機構(Notified Body簡寫為NB)頒發(fā)的證書,按照歐盟法規(guī),只有NB才有資格頒發(fā)EC Type的CE聲明。
認證所需的模式
對于幾乎所有的歐盟產(chǎn)品指令來說,指令通常會給制造商提供出幾種CE認證(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的模式(Module),制造商可根據(jù)本身的情況量體裁衣,選擇適合自已的模式。一般地說, CE認證模式可分為以下9種基本模式,
模式 A:內部生產(chǎn)控制 (自我聲明)(Module A: Internal Production Control)
模式 Aa:內部生產(chǎn)控制,加第三方檢測(Module Aa: Intervention of a Notified Body)
模式 B:EC 型式試驗(Module B: EC Type-examination)
模式 C:符合型式(Module C: Conformity to Type)
模式 D:生產(chǎn)質量保證(Module D: Prod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模式 E:產(chǎn)品質量保證(Module E: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模式 F:產(chǎn)品驗證(Module F: Product verification)
模式 G:單元驗證(Module G: Unit Verification)
模式 H:質量保證(Module H: Full Quality Assurance)
基于以上幾種基本模式的不同組合,又可能衍生出其它若干種不同的模式。一般地說,并非任何一種模式均可適用于所有的產(chǎn)品。換言之,也并非制造商可以隨意選取以上任何一種模式來對其產(chǎn)品進行CE認證。
iso20000認證戰(zhàn)略和IT戰(zhàn)略目標;
· 通過建立優(yōu)化、透明的管理流程和權責的定義,監(jiān)控管理流程、進行績效評價;降低IT運營的管理成本和風險;
· 易于整合服務管理流程和其它管理系統(tǒng),如:信息管理體系ISMS 、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等;
· 將現(xiàn)有管理體系和業(yè)務流程整合,規(guī)范IT部門服務水平,規(guī)范工作流程,降低由人員變動導致的風險;
· 提高IT部門相關員工的專業(yè)素質,提高員工的服務能力和工作效率;
· 提升IT部門整體運作及部門間溝通的能力。
認證準備階段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調研,對于整個組織而言,進行充分細致的調研工作有助于梳理組織內IT服務管理現(xiàn)狀,同時對于提高全員認證意識,提升組織內成員對認證工作的重視程度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這一階段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和下一階段差距分析工作存在一定重疊,可以同步進行。區(qū)別在于正式啟動認證前的調研承擔了部分可行性研究的職能,同時主要偏重于現(xiàn)狀的了解和梳理,并不過多地進行與ISO 20000標準條款的對比,而差距分析主要立足于ISO 20000標準,運用專業(y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進行比較性的分析,查找出組織現(xiàn)狀和ISO 20000標準中各條款的差距,進而制定改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