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水行業(yè)一直存在著,設計是前提,材料是基礎,施工是關鍵,維護是保障。發(fā)生滲漏水現象歸根結底就是設計、材料、施工、維護出現了問題。有的防水人把建筑滲漏比成是一種乘法,“設計、材料、施工、維護”分別是1,如果一個部分成了0.8,那這個整體也就成了0.8,也就是說只要其中一項出問題,就會大大增加房屋滲漏率。
設計原因是指防水構造設計不合理、防水材料選用錯誤、對結構變形可能引起的防水層破壞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由于不了解防水施工工藝,沒有顧及防水施工可操作性等設計不合理現象。
材料原因造成的滲漏是指材料自身的質量問題所造成的滲漏水原因。為了壓縮成本,使用非標材料,或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防水層厚度沒有達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施工原因是指沒有形成標準化施工團隊,大多數為臨時工人,工人素質不高,施工工藝不當、對陰陽角等節(jié)點處理不當、以及對施工完畢的防水沒有及時有效的進行成品保護等原因造成的滲漏水。
施工環(huán)境對防水工程的質量影響不可忽視。這些影響包括溫度對施工的影響、空氣溫度對材料性能的影響、地下水質對防水層的影響、紫外線對外露防水材料的影響等。環(huán)境影響還包括施工操作面對施工的影響,如在吊藍上進行外墻防水施工,其質量保證不如在穩(wěn)定的腳手架上更可靠。
引起滲漏水的原因可能還遠不止以上這些,使用不當、不可抗拒因素、結構設計不當等都會造成滲漏水。搶工期是防水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同時也是房屋滲漏致命的因素。
在家裝過程中,廚房、浴室等經常用水的地方都需要進行嚴格的防水處理。防水工程可以說是一項“隱形”的工程,它的“功勞”可能不會立即外露,但時間一久你就會發(fā)現,防水能夠幫你躲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好的防水保障的不止是你的錢包,還有鄰里的生活質量。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家裝的防水工程中,又有哪些問題是我們要關注的呢?衛(wèi)浴和廚房中的防水工程中,有一些細節(jié)地方尤其值得注意——這些地方與水的接觸較多,防水施工中又容易被忽視,例如地漏、小水管和樓板銜接部位、馬桶管道等,都是衛(wèi)生間中容易漏水的部位,需要重點刷防水。防水層的施工尤其需要精工細造,避免出現偷工減料。防水層的厚度直接影響家中的防水工程的質量,涂刷層數需要重點保證。衛(wèi)生間的防水一般需要刷2—3次,要等次干了再刷第二次,衛(wèi)浴間的地面和墻面(返高不低于1.8米或滿做),廚房、陽臺的地面和墻面(返高不低于0.3米),一樓住宅的所有地面和墻面 (返高0.3米),地下室的地面和所有墻面都應進行防水、防潮處理。及時做好閉水試驗
衛(wèi)浴的防水工程完成后,需要進行閉水試驗,通過維持一段時間的蓄水狀態(tài),來檢查地面是否出現滲漏現象。在閉水之前,首先要將地漏等排水點、門檻部位堵住,防止開始蓄水后水從這些部位流出。堵住后放水,水的深度需達2cm以上,試驗至少24小時(冬天至少48 小時),在這段時間內觀察水面是否明顯下降,特別要檢查樓下衛(wèi)浴間頂部是否發(fā)生滲漏。如果試驗不合格,需要重新再做一次防水。
原因分析
由于上人屋面或平臺局部因種植增加荷重,大大超出了苯板、陶粒層的承受能力,使保溫層壓縮變形,導致了屋面上部防水構造的破壞。上層防水被破壞后,陶粒層中大量進水,外部高溫時產生的膨脹壓力,會局部破壞下部的防水層,從而滲透結構樓板,造成多處滲漏。
維修處理
如果在露臺、平臺或屋面上,進行拆除現裝修、隔熱層和被破壞的防水層,再重新處理防水層,恢復隔熱層、裝修及設施等,可以根治。但施工周期長,維修成本高,而且精美的景觀環(huán)境,一般不允許大面積破壞,只適應在小范圍內施工。
在滲漏的平臺、屋面結構底部或側面多處抽芯,安PVC排水管,將陶粒層中的水導出來,能起到了排水、減壓作用,許多漏水不治自愈。某庭的A型屋面、天橋以及寫字樓9層露臺上,采用這一方案,已取得良好效果。
設計思考:
上人屋面部分地帶設計為屋頂花園,屋面裝修過重時必須重新考慮,防水層下作結構加固,如增加承重柱、梁等結構措施。避免破壞隔熱、防水層后,引發(fā)滲漏。
有種植物、裝修過重的部位,只要結構承重允許,取消苯板和陶粒隔熱層,在結構層上做好防水及保護層后,直接可以砌筑花池、置放設備或裝修假山等。
要作好防水和排水\排氣等設施,屋面漏水隱患是可以避免的。
施工思考:
屋面防水施工,應特別注重結構陰陽角、預埋鋼構件、預埋水電管線等部位的加固處理。工序交叉施工時,更要作好成品保護。封閉前要做48小時存水試驗。以上哪一道工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今后的滲漏隱患。
陶粒層的施工要按設計要求級配進行。
許多有露臺和私家花園的業(yè)主,做二次裝修時,有可能破壞原有的防水設施。二次裝修時,一定要恢復并加強防水的處理。封閉前留出下水通道,一定要作好存水試驗,保證48小時無滲漏。
《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2012
4.11.18變形縫的防水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變形縫泛水處的防水層應增設附加層,附加層在平面和立面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防水層應鋪貼或刷至泛水墻的頂部。
2.變形縫內應預填保溫材料,上部應采用防水卷材封蓋,并放置襯墊材料,再在其上干鋪一層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