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燒紙不謝孝”是指如果你前來吊唁,不燒紙錢,主人是可以不給你回禮的。一般在親人去世之后,死者的子女就要報喪,等報過喪之后,參加的親朋好友就可以前去吊孝了。如果不吊孝,子女不能謝孝。子女報喪后就去謝孝,在別人看來這是強要錢物,不但惹人反感,還不尊重逝者。
謝孝是逝者直系子女給吊唁的親友行禮磕頭,如果親友來的時候沒有叩拜燒紙錢或沒有給吊唁金,那么就不需要孝子去磕頭謝禮。
在我國,葬禮是有很多講究的,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尊重他人的行為。
道教和儒教一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中國發(fā)展的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極其高雅,極其通俗。
道家重視對“道”的追求,一旦達到“道”的境界,則生死兩忘,萬物皆按照自然規(guī)律運作,生死都是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也就無謂生死。道家思想在個體的生死觀上表現(xiàn)出一種超然的樂死態(tài)度,也是由其所謂的順應天道,崇尚無為的超逸世界觀和人生觀所決定的。
道家的殯葬觀主張薄葬,認為“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核心理念強調(diào)的是“歸本返真、復歸自然”的薄葬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