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的雌、雄兩性均有構造特殊的交接器:雄性交接器由游泳足的內肢變形相連而構成,中部向背方縱行鼓起,似呈半管形;雌性交接器位于第四和第五對步足基部之間的膛甲上,開口內為納精囊.納精囊分為兩種類型:封閉型納精囊呈囊狀或袋狀,用以儲藏精子,對蝦屬中的多數(shù)種類屬此列,如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斑節(jié)對蝦、長毛對蝦等,其中日本對蝦的納精囊為一囊狀突起,開口向前;開放型納精囊無囊狀結構,如南美白對蝦等 [1] 。
對蝦的排泄器官是位于大觸角基部的大觸角腺,由囊狀腺體、薄壁膀胱和排泄管組成。腺體內的排泄物主要是胺鹽,也含少量尿素和尿酸,其水溶液呈綠色,故觸角腺又稱綠腺。觸角腺可調節(jié)滲透壓和離子平衡 [6] 。
苗種運輸過程中,特別是距苗場較遠的養(yǎng)殖場,在運輸途中難免會有損失和降低蝦苗的活力。為確保苗種的成活率和活力,降低死亡率,在苗種裝包前,預先在裝包盛水用的大桶(0.3m3)水體中加入100克免疫多糖或30-50克的g—d生命素(只選用其中一種),攪拌均勻,沖氣,再用該桶內的水盛苗裝包。回到養(yǎng)殖場后,配好液[強克101{超碘季胺鹽),半畝方水用量0.5-1克,浸泡半小時]進行苗種再投苗入池 [7] 。
每個蝦池能在東西南北中各設置一個飼料觀察臺。飼料臺的設置有利于觀察對蝦的攝食情況及飼料的投放多寡。通過飼料臺的觀察可了解和掌握對蝦的胃飽滿度、飼料投放是多是少及對蝦糞便情況和對蝦的分布情況,以便決定下餐飼料投放是增還是減及某一部分的投放量。
增氧機的配套,一般每畝匹配1匹,放苗密度超過6萬尾的,應每畝配1匹以上的增氧機。增氧機的匹配是采用葉輪式、潛水式和納米管三種機種配套,效果更佳。增設增氧機不但可避免對蝦缺氧浮頭,還可改善水環(huán)境,水況因子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