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有鰓亞門、甲殼綱、軟甲亞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對蝦科、對蝦屬。中國對蝦是對蝦屬的主要種類之一,俗稱“對蝦” [1] 。
對蝦的附肢共19對,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內肢和外肢構成,基本上為雙肢型。由于各對附肢的功能不同,其形狀與構造各異.如口器附肢主要在于抱持和咀嚼食物,其基肢發(fā)達:胸部附肢為捕食及爬行器官,內肢發(fā)達;腹部附肢功能在于游泳;其內、外肢均發(fā)達。對蝦體節(jié)、附肢敷目、特點及功能表 [1] 。
對蝦類是海產蝦類中產量大﹑經濟價值高的類群,特別是淺海產的對蝦屬﹑新對蝦屬等大中型種,鷹爪蝦﹑長臂蝦﹑白蝦屬﹑褐蝦屬等小型種。此外更小的毛蝦屬在較溫暖的近岸海域產量特大。全世界蝦蟹漁獲總產量達200多萬噸。近年來海產蝦類如對蝦屬的中國對蝦﹑日本對蝦﹑褐對蝦﹑斑節(jié)對蝦等;淡水大蝦如馬來沼蝦及其近似種和青蟹等,已經大量進行商品養(yǎng)殖,產量正在迅速增加 [2] 。
對蝦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為開管式,由心臟、血管、血竇等構成.心臟為肌肉質扁平囊狀物,位于胸部后端背方的圍心竇內。具4對心孔。由心臟發(fā)出7條動脈.每條動脈又分成許多微血管,開放到身體各部的組織間血竇內.血液無色,血漿內含有血藍素,能攜帶氧氣到組織中。血液在心臟的壓迫下流人動脈,經微血管流入血竇,再匯集于胸部底面的胸血竇,然后經入鰓血管流入鰓內,通過鰓的呼吸進體交換,新鮮的血液經出鰓血管流入鰓心血竇,后流入圍心竇,經心孔流回心臟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