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人們對于特定局域網(內部網)的需求越來越大,網絡已融入到了各行各業(yè)中,而組建一個適應性強、經濟合理、更方便的內部局域網絡是一件非常系統(tǒng)、
重要的工作。為此,本文將通過簡述組網的基本流程,讓大家對組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網絡組建的基本流程包括:功能需求分析、網絡拓撲設計、網絡綜合布線、網絡地址的分配及規(guī)劃、網絡設備的選擇等五步。下面將系統(tǒng)講解各步驟在組建網絡中的功能。
二:網絡拓撲設計
在完成需求分析后,便進入設計網絡拓撲圖階段,即根據(jù)網絡規(guī)模,網絡體系結構、所采用的協(xié)議,擴展和升級管理等各個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確定所需的各種設備以及各種設備之間以什么方式相互連接起來。拓撲結構的設計直接影響到網絡的性能、網絡安裝難易度和維護的費用。選擇網絡拓撲結構的時候,應從經濟性、靈活性和擴展性好、可靠性、易于管理和維護幾個方面著重入手。因為,拓撲結構的選擇與傳輸介質的選擇、傳輸距離的長短及所需網絡的連接設備密切相關。靈活性和擴展性也是選擇網絡拓撲結構時應充分重視的問題。
四:網絡地址分配及規(guī)劃
依據(jù)拓撲圖的設計,進行合理的IP地址分配和劃分。在局域網中分配IP地址的方法有兩種:
1、為局域網上所有主機都手工分配一個靜態(tài)IP地址,此時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可將整個網絡依據(jù)企業(yè)內部結構等劃分為子網:采用借位的方式,從主機位位開始借位變?yōu)樾碌淖泳W位,所剩余的部分則仍為主機位。子網編址使得IP地址具有一定的內部層次結構,這種層次結構適應各種現(xiàn)實的物理網絡規(guī)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間,便于管理。
五:確定網絡管理方式
網絡的管理方式有域方式和工作組方式兩種。
1、域方式一般用于集中式網絡管理系統(tǒng)。域方式網絡中必須有、且只能由一個主域控制器(主服務器)用來進行全部用戶管理和設置。必要時可以配備第二個備用的主服務器,即所謂“備份域控制器”(BDC),除此之外,還可以再配備其他提供共享資源的服務器(所謂“獨立服務器")
2、工作組方式一般用于對等網絡管理系統(tǒng)。工作組方式網絡中的每一臺計算機既可以扮演工作站的角色,又可以扮演服務器的角色。他們分別管理自己的用戶賬號,只要經過適當?shù)臋嘞拊O置,就可以訪問其他計算機中的資源,也可以提供資源給其他計算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