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風味也是另一個考慮因素。內(nèi)行人選咖啡豆,倒不見得是看顆粒的大小,咖啡豆在品相上,有可能存在大小不一,例如埃塞俄比亞豆的特性大小不一屬于正?,F(xiàn)象。其次是色澤,日曬豆在顏色上不論生豆或是熟豆都會存在顏色不一,是正?,F(xiàn)象,切勿單方面自行解讀書中或是資料中的淺見,將所有咖啡豆都一概而論。相對來說,中深烘的咖啡豆相比淺烘豆更易出油,淺烘豆則不出油或少量出油。總之在選購咖啡時應注意其新鮮度、香味和有陳味。
歐洲人同樣是一個熱愛思辯的民族,咖啡在他們手上,變成另一種的文化。凡是酗酒、賭博的,統(tǒng)統(tǒng)不允許進咖啡館的大門外,因為人們來咖啡館是為了促進智慧上的成長。這種對咖啡館的熱情迅速膨脹,到1730年,僅在未來民主革命旋風中心的巴黎一地,就有大小咖啡館近4000家!放眼別的地方,像倫敦、羅馬、德國和奧地利,人們已經(jīng)來不及建造新的咖啡館了,而是更多地把鬧市區(qū)的飯廳、酒館甚至高級旅店直接改造成高大的巴洛克風格的咖啡館。
咖啡這種神奇的飲料,早在阿拉伯人時代就被賦予了神奇的功能,借助咖啡,人們思考問題、夢想世界、辯論時政,“是思想家和國際象棋大師的精神食糧”——對了,阿拉伯人就是在咖啡鋪中錘煉國際象棋技藝的。來到咖啡館,人們閱讀、聊天、聽音樂、下棋,在噴香的咖啡味道中,讓理性思想插上浪漫夢幻的翅膀。
咖啡的味道有濃淡之分,所以,不能像喝茶或可樂一樣,連續(xù)喝三、四杯,而以正式的咖啡杯的份量剛好。普通喝咖啡以80-100cc為適量,有時候若想連續(xù)喝三、四杯,這時就要將咖啡的濃度沖淡,或加入大量的牛奶,不過仍然要考慮到生理上需求的程度,來加減咖啡的濃度,也就是不要造成膩或惡心的感覺,而在糖份的調(diào)配上也不妨多些變化,使咖啡更具美味。趁熱喝是品美味咖啡的必要條件,即使是在夏季的大熱天中飲熱咖啡,也是一樣的。
咖啡傳說,傳說公元1258年的也門山區(qū),因犯罪而被族人驅(qū)逐出境的酋長雪克.歐瑪爾,被流放到很遠的瓦薩巴( 位于阿拉伯 ) ,當他筋疲力盡的在山上走著時,發(fā)現(xiàn)枝頭上的小鳥在啄食了樹上的果實后,發(fā)出極為悅耳婉轉(zhuǎn)的啼叫聲。于是他便將此果加水熬煮喝,不料竟發(fā)出濃郁誘人的香味,飲用后原本疲憊的感覺也隨之消除,元氣十足。后來,歐瑪便采集許多這種神奇的果實,遇見有人生病時,就將果實做成湯汁給他們飲用,使他們恢復了精神。由于他四處行善,受到信徒的喜愛,不久他的罪得以被赦,回到摩卡的他,因發(fā)現(xiàn)這種果實而被尊崇為圣者。據(jù)說當時神奇的治病良藥,就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