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筑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tǒng)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huán)、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納大場氣。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局部某一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huán)境的一部分。
中國風水學無論形勢派,還是派,盡管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須遵循以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克原則。風水理論實際上就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環(huán)境景觀學、建筑學、生態(tài)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
何謂“風水”,從古至今給風水下定義者不計其數,可歷史上給風水早下定義的為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笨梢婏L水之術也即相地之術,核心即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huán)境進行的選擇和宇宙變化規(guī)律的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風水學又有陽宅和陰宅之分。
風水,它是源于周易,繼承了周易陰陽、五行、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圖、洛書,乃至六十四卦及卦理,它的根基是周易文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風水它不帶有任何的宗教色彩。在風水成長的過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位偉人,他是誰呢?就是東晉的郭璞。他通過對周易文化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對八卦及六十四卦與卦理,還有河圖、洛書,進行深入的推演和總結,并通過自身對天文、地理持續(xù)的觀察,終創(chuàng)立了一門關于“氣”的學說,從而誕生了問鼎世界的一門獨到的學術,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談到的“風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