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放牧時,要有可飼牧草,如白三葉、紫花首蓓、魯梅克斯、菊芭乃至小白菜、甘薯葉等。放牧場地應有能緊急避雨和避陽的地方。剛放牧時,雞苗太小,不應放入高出雞背的草叢中。晚上回棚的育成雞應適當補料,主要為玉米、小麥、豆粕等五谷雜糧,料量為每只雞20-30克。飼養(yǎng)期間要加適量微量元素和多維素,以增加機體。
舍內溫度的操控,在育雛期**爲重要,具體要求是0~1周齡33~31℃,2~3周齡30~25℃,其時爲25~20℃。如舍內溫度達不到,應恰當加溫。舍內**濕度以55%~65%爲宜。雛雞出殼后第1周內,每天光照20~23小時;第2周初步,每天光照可減至16~13小時,其時逐漸選用天然光照時刻。一般光照燈泡距空中2m,每平方米1.5~2W即可。
如沒有條件放牧的雞群,日糧中青粗飼料與全價料的比例爲1∶1,飼喂辦法是,先給雞群喂單一的全價料,隔1小時后,又在料桶中放等量的青粗飼料讓雞群安閑采食。出欄前15天可恰當添加青粗飼料喂量,一同添加全價料的喂量和比例,青粗飼料降到10%以下,這樣有利于延伸肥育期,行進日增重。
我場與華南農業(yè)大學共同合作、開展科學技術研究,在提純復壯、降低耗料量、提高抗病力、研發(fā)新品種等各項研究中都獲得重大收獲?,F(xiàn)擁有9萬余套原種父母代種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