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指的是鋼鐵廠生產過程中不成為產品的鋼鐵廢料(如切邊、切頭等)以及使用后報廢的設備、構件中的鋼鐵材料,成分為鋼的叫廢鋼;成分為生鐵的叫廢鐵,統(tǒng)稱廢鋼。
世界每年產生的廢鋼總量為3~4億噸,約占鋼總產量的45~50%,其中85~90%用作煉鋼原料,10~15%用于鑄造、煉鐵和再生鋼材。
廢鋼的破碎處理技術 將不易入爐、運送、分選的大尺寸、特殊形狀的廢鋼進行破碎的方法有:氣割、落錘、爆破、剪切、切碎機破碎等方法。由于廢鋼資源不一,堆比密度不均,成分差異很大,反過來對電爐鋼的發(fā)展有影響。因此對廢鋼的預處理,可改善鋼鐵產品的性能和投入產出比。
我國廢鋼鐵資源產生的地域分布也不平衡,全國80%以上的廢鋼鐵資源分布在京、津、滬、粵、遼、黑、冀、晉、魯、鄂、川及江蘇這12個工礦企業(yè)比較集中、人口比較稠密的省市;其它地區(qū)由于地理條件較差、人口較少,生成的廢鋼資源不足20%。
磁選
磁選是利用固體廢物中各種物質的磁性差異,在不均勻磁聲中進行分選的一種處理方法。磁選是分選鐵基金屬有效的方法。將固體廢物輸入磁選機后,磁性顆粒在不均勻磁聲作用下被磁化,從而受到磁場吸引力的作用,使磁性顆粒吸進圓筒上,并隨圓筒進入排料端排出;非磁性顆粒由于所受的磁場作用力很小,仍留在廢物中。磁選所采用的磁場源一般為電磁體或永磁體兩種。
中國廢鋼供應主要來自自產廢鋼、社會廢鋼和進口廢鋼。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推進和鋼鐵儲蓄量增加,中國廢鋼產生量逐年增加,從2005年的5415萬噸增長至2012年的約1億噸,但國內廢鋼供應不足以滿足需求,仍需要進口廢鋼。業(yè)內相關分析認為,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開始進入廢鋼消費高峰期,此后電爐鋼產量比例將開始上升。日本廢鋼產業(yè)的發(fā)展對中國有如下啟示:
,完善和加強相關廢鋼領域的立法。日本廢鋼業(yè)的良好運行離不開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而且從日本建立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法律體系來看,從基礎層面到具體法規(guī)都非常完善。因此,中國也應該借鑒,為保證和促進廢鋼業(yè)的良好發(fā)展進行相關立法。
第二,加大對報廢汽車和汽車企業(yè)廢鋼的回收力度。隨著中國2017年前后開始進入汽車報廢高峰期,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yè)也將迎來快速發(fā)展期,但與之配套的回收拆解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國家應加快完善報廢汽車的相關政策。
第三,完善廢鋼流通渠道。在廢鋼資源尚未進入高產期的形勢下,提升廢鋼流通環(huán)節(jié)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將為增加廢鋼供應量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可借鑒日本設立廢棄站、廢鋼集中站的方式,加快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完善各個領域的廢鋼流通途徑。此外,還應建立廢鋼加工企業(yè)與鋼企間的互信與合作,打造加工配送基地,由市場導向型模式向服務導向型模式轉化。
第四,加大對廢鋼加工企業(yè)管理和扶持力度。廢鋼加工處理企業(yè)對于廢鋼的利用起到關鍵作用,國家應加強對這些企業(yè)的管理。此外,廢鋼產業(yè)是微利產業(yè),投資大、利潤薄,還應適當加大對廢鋼加工企業(yè)的扶持力度,把廢鋼采選分離和加工的成本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