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的好,媽媽煩惱少
在孩子2歲前,寶寶睡眠不足,夜間哭鬧,是父母們常遇到的問題。奶睡、抱 睡等許多幫助孩子入睡的方式,常常導致寶寶抗拒入睡,入睡所需時間長或 夜醒,面對這些情況,主要方法就是行為干預。
一般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在第六個月末之前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好的睡眠 習慣表現(xiàn)為一覺可以睡上10個小時左右。然而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通常在8個月大 之前不會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許多資料表明8個月直到3歲,進行睡眠行為干預 的寶寶,比未進行行為干預的寶寶,無一例外都在以后成為更加快樂的孩子 。
對于6個月之前的寶寶,在每次寶寶醒來和啼哭時,盡量努力安撫寶 寶,這十分重要,以建立依戀關系。也不用擔心把寶寶“寵壞”,但是6 個月后,寶寶開始出現(xiàn)有目的的哭鬧,一旦出現(xiàn)需求性哭鬧,就需要我們開 始采用行為干預的方法了。
寶寶睡眠干預的方法
1、首先掌握的行為干預方法就是建立睡前儀式。當寶寶出現(xiàn)睡眠信號, 如揉眼,開始煩躁不安,盡快檢查寶寶的尿布,需要就更換。
2、建立就寢和睡眠時間表,如每晚在8點開始睡眠儀式。始終如一的夜 間就寢時間有助于強化生物鐘,使兒童更容易入睡。
3、睡眠儀式應持續(xù)20-45min,包括3-4種安撫活動,例如洗澡、換睡衣 、講故事、熄燈;不應該包括看電視或使用其他電子設備。
4、就寢前給予適當?shù)乃呗?lián)想,應為孩子在夜間觸手可及的物品,例如 毛毯或玩具等過渡物品。
5、對于已經(jīng)養(yǎng)成抱睡習慣的寶寶,應該在寶寶昏昏欲睡但還沒睡著的時 候將其放到床上,以盡量減少入睡時對父母在場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