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然聲源(如演講、樂器演奏和演唱等)發(fā)出的聲音能量十分有限,其聲壓級隨傳播距離的增大而迅速衰減。由于環(huán)境噪聲的影響,使聲源的傳播距離減至更短。因此除去正規(guī)的音樂廳,歌劇院和話劇院以外,某些公眾活動場所可以用電聲技術進行擴聲,將聲源信號放大,提高聽眾區(qū)的聲壓,保證每位聽眾能獲得適當的聲壓級。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電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擴聲系統的音質有了極大的提高,在這些場合能滿足人們對系統音質越來越高的需求擴聲音響系統又稱專業(yè)音響系統。社會上有一種誤解,認為擴聲系統非常簡單,只要把話筒(及其他聲源)、調音臺、功放和揚聲器箱連接在一起就能組成一項擴聲工程。這種理解造成許多業(yè)主投入了不少資金,可得到的語言擴聲效果卻不佳,反饋嘯叫的干擾使聲音無法開大,音樂重放時音質變調聽之無味。
會議系統
隨著國內、國際交流的增多,近年來電話會議、電視電話會議和數字會議系統(DCN)發(fā)展很快。會議系統廣泛用于會議中心、賓館、集團和政府機關。
會議系統包括會議討論系統、表決系統、同聲傳譯系統和電視電話會議系統。要求音、視頻(圖像)系統同步,全部采用電腦控制和儲存會議資料。
擴聲系統設計通常都從聲場開始,然后再向后推進到功率放大器、聲處理系統、調音臺、直至話筒和其他聲源。這種逐步向后推進的設計步驟是十分必然的。因為聲場設計是滿足系統功能和音響效果的基礎,它涉及揚聲器系統的選型、供聲方案和信號途徑等。只有確定揚聲器系統才能進行功率放大器驅動功率的計算和驅動信號途徑的確定,然后再根據驅動功率的分配方案進一步確定信號處理方案和調音臺的選型等。
音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干擾是多方面的,常見的有電源干擾、設備之間干擾、燈光干擾等。
電源干擾。電源接地不良、設備之間的地線接觸不良和阻抗不匹配、設備的電源未經“凈化”處理、音頻線與交流電線同管、同溝或同橋架鋪設,都會對音頻信號產生雜波干擾,形成“嗡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