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半灌木,高50-120厘米;莖與枝均有膨大的節(jié)。葉革質,橢圓形、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7厘米,寬2-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尖或楔形,邊緣具粗銳鋸齒,齒尖有一腺體,兩面均無毛;葉柄長0.5-1.5厘米,基部合生成鞘狀;托葉鉆形。
草珊瑚耐陰性強,喜漫射光,所以宜選常綠闊葉林下種植。如在無蔭蔽條件的山坡、排田種植,可在田間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利用高稈作物適當遮蔭。通過對間作作物的管理,既可促進草珊瑚的生長,又可增加經濟收入。
草珊瑚通常于2-3月間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二十厘米開深三厘米的播種溝,將種子均勻的撒在溝內,用火土灰或者害死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就可以了,畦面蓋草,并搭蔭棚。播種后約二十天的時間就會出苗,及時的將蓋草揭去。如果苗期管理精細,當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間就可以出圃進行定植了。
草珊瑚種子苗木,一般在當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或者是第二年的春季二月至三月起苗進行移栽。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二十比三十厘米進行定植,并需要進行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需要及時的加強田間的管理。移栽后要及時的進行查苗,若發(fā)現(xiàn)死苗缺株,要帶土補栽,確保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