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序腋生,通常具2—4朵花,傘狀,總花梗長l一2.5厘米,花梗長4—10毫米,下 垂;花?;坑心べ|苞片,白色,條狀披針形或鉆形,長2—4毫米,具1脈;花被乳白色至淡黃色,全長9一12毫米,頂端6裂,裂片長約3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縊縮;雄蕊6,花絲很短,貼生于花被筒上部,花藥長2—3毫米;子房長約3毫米,花柱長4—5毫米。漿果球形,熟時黑色,直徑6—10毫米,具種子(2)4—7顆?;ü?—8月。
《本草圖經》:黃精,舊不載所出外郡,但云生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以嵩山、茅山者為佳。三月生苗,高一、二尺以來。葉如竹葉而短,兩兩相對。莖梗柔脆,頗似桃核,本黃未赤。四月開細青白花如小豆花狀。子白如黍,亦有無子者。根如嫩生姜,黃色。二月采根,蒸過暴干用。今通八月采,山中入九蒸九暴作果賣,甚甘美,而黃黑色。江南人說黃精苗葉,稍類鉤吻,但鉤吻葉頭極尖而根細。蘇恭注云,鉤吻蔓生,殊非此類,恐南北所產之異耳。初生苗時,人多采為菜茹,謂之筆菜,味極美,采取尤宜辨之。
采收與產地加工:在栽后第二年的10月底,莖稈葉片完全脫落為采收期,選擇在無烈日、無雨、無霜凍的陰天或多云天氣進行,晴天可在上午的10點前或下午的2點后進行,挖取根莖后,削掉須根,用清水洗凈,蒸10~20分鐘,至透心后,取出邊曬邊揉至全干,即成商品。
水分管理。天氣干旱時適當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田間切勿出現(xiàn)積水疏蕾去花。以地下根狀莖為收獲目標的黃精,在每年的5月中旬開始,要及時疏蕾去花,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促進地下根莖生長,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