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匯票貼現是什么意思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是指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申請人由于資金需要,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轉讓于銀行,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額付給持票人的一種融資行為。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yè)務要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基礎,它把信貸資金的投放、收回與商品的貨款回收緊密結合在一起,使企業(yè)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提前變現,增加了企業(yè)的可用資金。
承兌匯票貼現是申請人由于資金需要,將未到期的承兌匯票轉讓于銀行,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額付給持票人的一種融資行為。 其中,銀行扣除的貼現利息按照銀行當天公布的貼現利率計算,不同時間的承兌匯票貼現利率是不同的,不同的銀行之間也有差異。貼現利率一般以貼現當天的為準。 承兌匯票貼現利息計算公式為:貼現利息=票面金額×換算成的日利率×貼現日至承兌匯票到期日的天數。 利息計算的時間為銀行辦理的當天到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為止,一般期限短、快到期、票面金額相對較小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相對困難。
銀行承兌匯票及其跟單資料 1、銀行承兌匯票正反面復印件。 2、交易合同原件及其復印件。 3、相關的稅務發(fā)票原件及其復印件。 4、企業(yè)應提供上年度經審計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即期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如通過貸款卡在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tǒng)中能查詢到該企業(yè)上年度的財務報表,視同該報表已符合規(guī)定,即貼現申請人只需提供即期的相關報表。
票據貼現和發(fā)放貸款,都是銀行的資產業(yè)務,都是為客戶融通資金,但二者之間卻有許多差別。
(1)資金流動性不同。由于票據的流通性,票據持有者可到銀行或貼現公司進行貼現,換得資金。一般來說,貼現銀行只有在票據到期時才能向付款人要求付款,但銀行如果急需資金,它可以向中央銀行再貼現。但貸款是有期限的,在到期前是不能回收的。
(2)利息收取時間不同。貼現業(yè)務中利息的取得是在業(yè)務發(fā)生時即從票據面額中扣除,是預先扣除利息。而貸款是事后收取利息,它可以在期滿時連同本金一同收回,或根據合同規(guī)定,定期收取利息。
(3)利息率不同,票據貼現的利率要比貸款的利率低,因為持票人貼現票據目的是為了得到現在資金的融通,并非沒有這筆資金。如果貼現率太高,則持票人取得融通資金的負擔過重,成本過高,貼現業(yè)務就不可能發(fā)生。
(4)資金使用范圍不同。持票人在貼現了票據以后,就完全擁有了資金的使用權,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使用這筆資金,而不會受到貼現銀行和公司的任何限制。但借款人在使用貸款時,要受到貸款銀行的審查、監(jiān)督和控制,因為貸款資金的使用情況直接關系到銀行能否很好地回收貸款。
(5)債務債權的關系人不同。貼現的債務人不是申請貼現的人而是出票人即付款人,遭到拒付時才能向貼現人或背書人追索票款。而貸款的債務人就是申請貸款的人,銀行直接與借款人發(fā)生債務關系。有時銀行也會要求借款人尋找保證人以保證償還款項,但與貼現業(yè)務的關系人相比還是簡單的多。
(6)資金的規(guī)模和期限不同。票據貼現的金額一般不太大,每筆貼現業(yè)務的資金規(guī)模有限,可以允許部分貼現。票據的期限較短,一般為2—4個月。然而貸款的形式多種多樣,期限長短不一,規(guī)模一般較大,貸款到期的時候,經銀行同意,借款人還可繼續(xù)貸款。
票據貼現可以使一部分閑散資金擁有者互相利用,共獲利益。故貼現在貨幣市場活動中處于中心地位。票據貼現市場與其他市場相比較,有許多特殊的優(yōu)點。對銀行來說,貼現銀行可獲得如下利益:利息收益較多;資金收回較快;資金收回較等。對于貼現企業(yè),通過貼現可取得短期融通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