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板式換熱器的缺點
1)密封性較差,易漏泄。需常更換墊圈,較麻煩。
2)使用壓力受一定限制,一般不超過1MPa。
3)使用溫度受墊圈材料耐溫性能的限制。
4)流道小,不適宜于氣—氣換熱或蒸汽冷凝。
5)易堵塞,不適用于含懸浮物的流體。
6)流阻較管殼式為大。
針對板式換熱器的特點,結(jié)合其他清洗方法的經(jīng)驗,對于板式換熱器的清洗方法使用化學清洗有較好的效果。
某鋁廠氧化鋁的可拆式板式換熱器由于結(jié)垢嚴重,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的正常使用,需要進行清洗,其材質(zhì)為奧氏體不銹鋼。
原始垢樣為灰白色,垢層分為表層和底層。表層垢主要為碳酸鹽垢,可以較容易地進行處理;底層垢質(zhì)地堅硬且有大量酸不溶物,使用一般的酸洗液與垢反應極其緩慢,經(jīng)分析,層垢以非常致密的氧化鋁為主,此外還含有其他的一些氧化物和少量的磁性氧化鐵和炭質(zhì),層垢雖較薄但非常堅硬致密。因此處理底層垢成為清洗的關(guān)鍵。
對底層垢使用單一的清洗配方難以達到較好的清洗效果。溶垢試驗表明,使用稀H2S04、冷HNO3、HF及強堿均不能溶解污垢,長時間處理也不能使污垢松散,僅有細微的氣泡極其緩慢地產(chǎn)生。
在加熱條件下用較濃的HNO3能將垢樣松散和溶解。
雖然溫度越高、濃度越大、時間越長效果可好一些,但考慮到硝酸的腐蝕性,對清洗時的溫度、濃度、時間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以減輕由于藥劑的使用而造成的廢液處理及排放。
1)清洗方法
按照拆開的板式換熱器的清洗工藝進行清洗。
(1)先采用人工刷洗,高壓水(控制壓力在10MPa以下,防止設備變形)清除板片上疏松垢層。
(2)在清洗槽內(nèi)配置好清洗藥劑,因為清洗液濃度較高,加熱溫度不宜過高。將板片放人清洗槽內(nèi)進行循環(huán)+浸泡清洗,清洗時應動靜結(jié)合,以靜為主。清洗時間控制在12h左右。由于板式換熱器的特殊性,清洗時需嚴格控制酸洗液的流速,防止流速過快影響緩蝕劑緩蝕效,率,造成設備腐蝕。
(3)化學清洗結(jié)束后,取出板片,用小型清洗機沖洗,換熱器板片光亮如新。
(4)清洗廢液的處理。清洗廢液處理后的排放標準應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三級排放標準。由于適用的硝酸濃度較高,因此在廢液中的酸性較強,不能直接排放,可通過加入堿來中和進行處理。此外還需在廢液中加入石灰粉(CaO)處理其他有害離子。
一般情況下,我們主要根據(jù)結(jié)構(gòu)來區(qū)分板式換熱器,也就是根據(jù)外形來區(qū)分,可分為四大類:①可拆卸板式換熱器(又叫帶密封墊片的板式換熱器)、②焊接板式換熱器、③螺旋板式換熱器、④板卷式換熱器(又叫蜂窩式換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