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器 是指一種通過加熱使物料中的濕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揮發(fā)性液體成分)汽化逸出,以獲得規(guī)定濕含量的固體物料的機械設備,是一種實現(xiàn)物料干燥過程的機械設備。
近代干燥器開始使用的是間歇操作的固定床式干燥器。19世紀中葉,洞道式干燥器的使用,標志著干燥器由間歇操作向連續(xù)操作方向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工業(yè)產品均在某個生產階段需要干燥處理,物料需要有特定的濕含量以便加工、成型或造粒 。干燥器可按操作過程、操作壓力、加熱方式濕物料運動方式或結構等不同特征分類。
干燥器可按操作過程、操作壓力、加熱方式濕物料運動方式或結構等不同特征分類。
按操作過程分類
按操作過程,干燥器分為間歇式(分批操作)和連續(xù)式兩類。
按操作壓力分類
按操作壓力,干燥器分為常壓干燥器和真空干燥器兩類,在真空下操作可降低空間的濕分蒸汽分壓而加速干燥過程,且可降低濕分沸點和物料干燥溫度,蒸汽不易外泄,所以,真空干燥器適用于干燥熱敏性、易氧化、易爆和有毒物料以及濕分蒸汽需要回收的場合。
介電干燥器
將被干燥物料置于高頻電場內,利用高頻電場的交變作用將物體加熱進行干燥。這種加熱的特點是物料中含水量越高的部位,獲得的熱量越多。由于物料內部的含水量比表面高,因此物料內部獲得的能量較多,物料內部溫度高于表面溫度,從而使溫度梯度和水分擴散方向一致,可以加快水的汽化,縮短干燥時間,這種干燥器特別適用于干燥過程中容易結殼以及內部的水分難以去盡的物料(如皮革)。
噴霧干燥器
采用霧化器將稀的料液分散為霧滴,在熱氣流(空氣、氮氣或過熱水蒸氣)中自由沉降并迅速蒸發(fā),后被干燥為固體顆粒與氣流分離。霧滴直徑為10~ 60um,每升溶液具有100~600m2的蒸發(fā)面積。干燥時間一般為3~ 10 S [5] 。
優(yōu)點: 物料停留時間短,適于熱敏性物料;所得產品為空心顆粒,操作穩(wěn)定;能連續(xù)、自動化生產;由料液直接獲得粉末產品,省去了蒸發(fā)、結晶、分離和粉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