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產品設計流程的梳理,有助于在腦海里建立相應模型,可以快速的去完成相應的工作,做到心里有數。明白公司的需求,完成項目。要形成一套自己的高能效思維模式。
1、明白客戶的目的,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2、手繪創(chuàng)意的快速表達。
3、建模,產品成型。
4、渲染出圖。
5、自我成長,項目復盤。
一、了解需求:想要高能效完成項目,首先要了解對方的需求
常規(guī)方式:通過和客戶交流(明白需求),對項目進行調研(明確方向)。
項目調研普遍分四步:產品調研;用戶調研;市場調研;總結方向。
注意事項:
1、排版美觀
2、邏輯性
3、PPT調研等方式是讓你對項目有足夠的理解,是眾多工具的一種,需要靈活去運用。
二、創(chuàng)意階段:培養(yǎng)創(chuàng)意意識
產品創(chuàng)意表達方式:手繪、Ps、AI、馬克筆等都可以有很好的展示效果。
創(chuàng)意產品成型手法:聯想、擬態(tài)、邏輯幾何、切割、儀式感、視角形態(tài)等。
他們的效果都是基于你的審美和對產品整體的認知,這是個需要持續(xù)積累和成長的過程。
成長方法:
1、積累
2、問自己為什么
3、角色互換代入感
4、培養(yǎng)自己觀察和解析所見所感的習慣,設計的邏輯并不局限于設計。
產品構思的兩種方式:
1、結構功能性為主:如何優(yōu)化結構和功能,大的結構不變外觀貼合結構——整體功能性強,專業(yè)感強,外觀變化較小。
2、創(chuàng)新性為主:外觀突破內部結構的限制,結構為外觀而改變——造型新穎視覺沖擊力強,易跳出現有外觀。
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互相運用有利于提案的多樣化,開闊思路。
基于兩種方式:可通過手繪草圖快速推演心中的想法
推演時應該思考:
1、結構分模是否合理,可以落地
2、方案是否符合趨勢,具有差異化和競爭性
3、如何去進一步優(yōu)化,做得更好,各方面的
總的來說就是從外觀到結構到如何量產都進行了一定思考
基于前面草圖的思考,產出美觀可靠的效果圖
三、建模階段
定義:通過建模軟件實現產品由二維到三維的轉變。
目的:產品具體形態(tài)到位,要可以滿足對人機、性能、美觀的整合,利于后期渲染打動客戶及打印手板具備產品落地的能力。
如何快速高能效建模:
1、建模速度在于對他的理解,先想后建可以在草圖上推演如何可以快速把模型建出來。
2、在建模時用三種及以上方法建模失敗,那就去向大神請教,建模是靈活的,前期多問多練,利于提升效率和建模能力的快速成長。
建模步驟:
1、梳理思路通過草圖及意向圖找到感覺(先模擬一遍再動手)
2、先整體大型再到局部的細節(jié)刻畫(逐步推進)
整體注意:通過材質、顏色、紋理等方式調整大塊面的形體比例和布局、如何拔模出模組裝
局部注意:整體細節(jié)部件是否整體,如何通過添加細節(jié)等變化豐富畫面,保證產品的完整性和和諧美觀性。
四、渲染階段
目的:通過渲染展示產品配色風格、材質搭配、logo和控制面板排布和交互、場景效果等提交給客戶。起到打動客戶吸引消費者購買的欲望。
1、明確要輸出的內容
2、渲染基本思路:
① 給一個舒服的背景,看起來較為舒福,心情很重要(可以是顏色背景也可以是添加地板等場景)
② 添加基本材質(先確定大的材質顏色基調)
③ 打光(通過主光、暗光、反光等方式突出產品形體細節(jié)和體積感,產品的一切參數都受光的影響)
④ 細調材質,形成氛圍
五、復盤
復盤:對于快速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方式
目的:類似我這個就是針對產品設計流程的梳理,有助于在腦海里建立相應模型,可以快速高能效的去完成相應的工作,做到心里有數。輸入到輸出的過程,有利于對事情進行深入理解,回顧發(fā)現錯誤的地方并進行改正提高率。不止適用于產品設計,更是適用于大多數情況。
復盤思路:主題;大綱;細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