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報審分總平消防報審和單體建筑消防報審,單體建筑消防報審不用立面、剖面,只要總平、標準層、地下室(如有)、商鋪的水電、建筑平面圖,以及建設工程消防審核申報表。 電氣的消防報建主要做的是各單體的平面布置,比如探頭、手報、警鈴、電話插孔、啟泵按鈕等,平面可不連線,意思是說只要各消防元件布置到位即可,一般地下室是重點,再一個就是系統(tǒng),雖然平面可不連線,但系統(tǒng)不可馬虎,審的較嚴,還有就是消防設計的說明,防護對象的保護等級、系統(tǒng)組成、系統(tǒng)的控制(聯(lián)動)系統(tǒng)接地等等,一點就是要細 二次裝修消防報建圖包括:平面圖\天花圖\電路圖\電路系統(tǒng)圖\所在樓層全層平面布置圖\四置圖\噴淋布置圖\煙感布置圖\消防設計說明等等。消防報建圖還在蓋上有消防資質設計院出圖章、注冊建筑師章及設計院資質文件等等。 除了電氣的圖紙以外,還包含,建筑圖、防排煙平面圖、消防給水平面圖、系統(tǒng)圖等。
做消防圖紙的一些規(guī)范:?
1、辦公室的消防通道為1.5M、1.6M、1.8M?
2、?室內每個門的尺寸不允許小于900M?
3、?中控室的小面積是6㎡?
4、?軸號標注要求:?
1)?橫向為阿拉伯數(shù)字?
2)?綜向為英文字母(注英文字母“I”T和“O”不可作為)。
5、?指北針(原始平面圖和平面布置圖上放,其他圖紙無需放)?
6、?噴淋、煙感的圖紙不可以出現(xiàn)在同一張圖紙里。
7、?里面需要有兩個噴淋之間的距離,并標出管徑,噴淋的保護?半徑1.8M,兩個噴淋之間的距離不能大于3.4M,小距離不能小于2.4M
8、?綜合天花圖,綜合天花圖包括:頂面造型圖、噴淋點位圖、煙感?點位圖、風口圖、如有廣播、也需增加廣播位置圖(注:風口圖?必須跟煙感之間距1.5M?
9、?裝修區(qū)域必須有兩個逃生出口,室內房間面積超過50㎡必須兩?個門,(主入口門可向里開,但消防門必須向外開。并保證個門之間的距離不小于5M
10、可燃氣體探測器設計5M,現(xiàn)場有閥門。
11、裝修場所采用的是自然排煙時,如有的房間不能開啟外窗時,其?房間的隔斷可做不到頂?shù)母魯啵囗數(shù)木嚯x是450mm??砷_啟窗戶的面積必須是該裝修場所建筑面積的2%。
12、裝修場所的隔斷都到頂?shù)臅r,每個房子房間根據(jù)需要要設計煙感?或溫感等
13、設計出口時,從室內任何一點兒到近出口的直線距離?不宜大于30m.
14、工程內設置有旅店、病房、員工宿舍時,不得設置在地下二層及以下層
15、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50m。滅火器的保護距離應小于30m。一?般規(guī)定滅火器的保護距離,15-30m,其中手提式滅火器的保護距離為15-23m。?
16、中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的場所不?應超過3層或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樓層或地下、半地下建(室)內。
人們的消防意識越來越高,由于設備以及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長期使用,其消防問題也存在一定的隱患,這就需要對場所的消防進行一定的改造設計,從而保證人們的使用,延長場所的使用壽命。
(一) 、消防改造設計依據(jù):
1、業(yè)主提供的建設平面圖;
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2005年版);
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98;
6、國家強制執(zhí)行的標準、法規(guī)及有關規(guī)定。
(二)、消防改造設計原則:
1、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和有關政策;
2、建筑結構材料,裝飾材料等均采用非燃燒材料;
3、消防設備選用精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監(jiān)督部分檢驗合格的產品,并要求可靠、使用方便、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消防局法制科領導到現(xiàn)場抽檢材料后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將送檢材料準備好,對送檢材料進行密閉包裝加貼封條建設單位應當在封條上加蓋公章,?。ǔ椋┘耙娮C人員應當在封條上簽名確認,封條應貼在適當部位。 建設單位應當在樣品封樣時進行拍照,拍照時應將見證人和樣品拍在照片中。 7、填寫《消防產品以及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檢驗告知書》3份及《抽樣單》,并將拍好的照片粘貼在《抽樣單》背面。 將填寫齊全的《消防產品以及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檢驗告知書》送消防局法制科蓋章,蓋章后將送檢的材料、填寫好的《抽樣單》、《告知書》送交消防產品及裝修材料送檢驗機構檢驗。 消防材料是消防工程的基礎,需要送檢的材料一定要嚴格按照流程進行,這樣才能保證后續(xù)消防工程的質量,也能夠在必要時候起到免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