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鳉科
又叫鳳尾魚,因腹部有數塊藍色小圓斑,或紋,飄逸似孔雀而得名,是初學飼養(yǎng)的品種??兹隔~性情溫和而活潑,喜在水的中上層游泳覓食,對水質,水溫要求不高。尾鰭的形狀各異,雄魚色彩鮮艷,極富變化,體色褐綠色,間有紅、藍、紫、黃色,猶如彩虹。
攀鱸科
體卵形,側扁。體色銀白,略帶粉紅色,吻部淡紅色。性情溫和,可與其它品種魚混養(yǎng)。吻嘴魚有十分奇怪的行動,常用有鋸齒的嘴親吻同伴,這并非是愛情,可能是一種較量。時常用嘴食缸壁的藻類。
倉蟲
這種魚蟲個體較大,皮較厚,蛋白質含量略低于水蚤,營養(yǎng)也比較豐富,適合于喂養(yǎng)成年熱帶魚。這種魚蟲在捕撈時死亡較多,喂時更要注意沖洗和篩選。
觀賞魚在飼養(yǎng)時針對不同季節(jié)也是需要做不同的應對措施,針對一年四季不同季節(jié),如何管理觀賞魚呢?
1.
春季管理的重點是適量投餌和防病治病。春天氣候轉暖,經歷越冬后的觀賞魚開始活躍,但體質相對虛弱,投餌量應逐漸增加。由于氣候變化較大,遇到刮風下雨時要特別注意保溫。春季病毒繁殖也迅速,魚病易流行。拉網撈魚易碰傷魚體,必須注意防病、治病。
2.
夏季此期是觀賞魚生長旺季,水溫通常30℃以上,魚很少生病。若餌料充足且勤換水,其長勢均優(yōu)于其他季節(jié)。對氧氣需求量增大,防止水體缺氧已成為飼養(yǎng)的關鍵。降低放養(yǎng)密度,勤換水排污,注意充氧,尤其是悶熱、暴雨將臨的天氣。注意防暑降溫,用竹簾等遮1/3~1/2的水面,以防“燙尾”事故發(fā)生。
3.
秋季管理重點是喂足喂飽。適當增加餌料中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到深秋季節(jié)天氣漸涼,投餌應逐漸減少。同時易暴發(fā)爛鰓病、白點病、膚霉病等,因而需預防魚病。
4.
冬季管理重點是防寒保溫,適當投餌。溫室或水族箱用加熱設備,使水溫一般不低于20℃?;蚶霉S余熱水等的作用維持適當的水溫進行正常的養(yǎng)殖及繁殖。嚴防水溫驟降(特別是夜間)致魚患病或被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