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屋面主要有以下一些結構形式:
1.多層住宅樓:一般為5~7層磚混結構,預制圓孔板或現(xiàn)澆平屋面,造價較低,量大面廣。
2.高層建筑:多為框架、框架一剪力墻、筒體等結構形式,現(xiàn)澆屋面板,屋面面積相對不大但變形較大,主要用作住宅、辦公樓或商業(yè)旅游業(yè)設施。
3.工業(yè)廠房:多為單層工業(yè)框、排架結構、大型屋面板。屋面因跨度較大和受外力影響而變形較大。
4.大型公共建筑:跨度大,空間大,結構形式和受力復雜、變形大,如火車站、紀念館等。
建筑屋面,特別對于我國北方廣大地區(qū),主要是解決保溫與防水的問題,因此屋面的典型構造層次是:
A.結構基層:多為預制圓孔板或現(xiàn)澆鋼筋混凝上屋面板。
B.隔汽層:為防止?jié)駳膺M入保溫層而設置,多為一層冷底子油或一層油氈。
C.保溫層:有現(xiàn)澆和預制裝配兩種,常用的保溫材料有水泥珍珠巖,焦渣、加氣混凝上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
D.水泥砂漿找平層
E.防水層:可以是卷材、涂膜等柔性防水層,也可以是細石混凝土加柔性嵌縫組成的剛性防水層。
F.保護層:對于柔性屋面,為防止防水層過早老化,通常在防水層上增加一層保護層,多采用綠豆砂、水泥方磚,缸磚、淺色涂膜或現(xiàn)澆細石混凝土等。
屋面防水設計
設計時應根據(jù)建筑物性質、工程特點、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進行防水設防。由于目前防水材料品種繁雜、性能各異,適用范圍不同且價格相差懸殊,因此要本著“因地制宜、按需選材、防排結合、剛柔并濟、整體密封”的原則進行屋面防水設計和選材。要根據(jù)當?shù)氐暮蜌鉁?、日溫差、屋面坡度、防水層形?外露或非外露)以及結構大小等具體情況,選用適宜的防水材料,確定相應的施工方案。
大部分的房屋頂樓漏水是由于地面產生縫隙從而裂開了,由于頂樓所使用的材料較為講究,防水涂料不宜選用橡膠質地的產品,應選擇其他防水產品。例如砼涂優(yōu)混凝土材料,無論是在瓷磚鋪貼的頂樓還是其他防水產品涂刷的頂樓,在產生縫隙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補漏劑和防水涂料進行組合搭配雙重防水,將縫隙抹平,自然晾干,再來進行下個施工環(huán)節(jié)。
售后服務:根據(jù)279號令發(fā)布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自工程竣工驗收完畢之日的第二天計算,保修期限為規(guī)定保修時間5-10年。工程結束后,發(fā)放客戶售后保障卡,主要內容有:工程簡況、房屋使用管理要求、保修范圍和保修內容、保修時間、保修說明、保修情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