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按工件的外廓尺寸組成的環(huán)形管道上按一定的排列安裝若干噴嘴,將工件包圍,使工件經過噴淋區(qū)時,全部表面均能被槽液噴洗,整個噴淋區(qū)應均勻布置噴嘴以保證噴洗的工藝時間及效果。噴嘴距工件之間的距離,應在射流擴散射程之內,為此噴管與噴嘴布置要合理。噴管與噴嘴之間的距離為250mm~300mm,交叉排布時,噴嘴與工件之間的距離不低于250mm。
浸漬式涂裝前處理攪拌裝置由泵到管道至攪拌噴嘴,構成了完整的槽液噴射系統形成虹吸現象,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槽液被吸入攪拌噴嘴,從而能循環(huán)大量的液體。攪拌噴嘴距槽底的距離為25mm~75mm,與工件的距離為200mm~380mm,噴孔的角度應根據工件大小來確定。當工件寬度較小時,噴孔可設計垂直向上,當工件較大時,噴孔可設計與垂直面成35°~45°;當工件寬度較大時,為提高攪拌效果,噴孔可設計垂直向下,但這種情況會將沉淀物攪起,因此只適用于無沉淀物槽液的攪拌。
噴嘴結構不同將導致加工效率和噴嘴的使用壽命的不同,合理的噴嘴結構使磨料獲得高速度,從而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的必要條件,從噴嘴問世到之后很長一個時期,均采用圓柱形噴嘴結構,迄今為止,國內外開發(fā)出的噴嘴結構形式多種多樣,燃油噴嘴內部裝有電磁線圈、鐵芯以及與鐵芯聯為一體的針閥。
錐形噴嘴結構:
錐形噴嘴結構示意圖,這種噴嘴結構帶有導流作用的錐狀進口和起集束作用的平直段,磨料進入噴嘴相對容易,且磨料在噴嘴截面上的分布與圓柱形噴嘴相比更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