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機運轉時,經(jīng)過處理好的油料從料斗進入榨膛。由榨螺旋轉使料胚不斷向里推進,進行壓榨。由于料胚在榨油機的榨膛內是在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的,在榨膛高壓的條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膛之間產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這樣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間產生摩擦,造成相對運動。另一方面,由于榨螺的根園直徑是逐漸增粗,螺距是逐漸減少的,因而當榨螺轉動時,螺紋使勁料胚即能向前推進,又能向外翻轉,同時靠近榨螺螺紋表面的料層還隨著榨軸轉動。這樣在榨膛內的每個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同方向運動,而是在微粒之間也存在著相對運動。由摩擦產生的熱量又滿足了榨油工藝操作上所必須的熱量,有助于促使料胚中蛋白質熱變性,破壞了膠體,增加了塑性,同時也降低了有的粘性容易析出油來,因而提高了榨油機的出油率,使有料中的油壓榨出來,并從園排縫隙和條排縫隙流出。
螺旋榨油機的維護保養(yǎng):
(一) 每工作50小時后應檢查潤滑情況,減速箱上面的油杯不得缺油,榨螺軸調整螺桿內軸承應從調整螺桿孔內每班加注黃油一次,嚴禁干磨。
(二) 各潤油部位應防止灰塵和其他雜質侵入,每年需檢查減速箱的機油質量一次,發(fā)現(xiàn)變質,應更換全部機油。
(三) 當壓榨量降低,出餅或出油不正常時,應將榨螺軸抽出,檢查榨螺、榨條、出餅圈的磨損情況,磨損零件要及時更換。
(四) 每班工作結束后,應清除機器內殘餅,擦干凈機器表面灰塵、油垢。
(五) 生產季節(jié)結束后長期存放時,應進行一次保養(yǎng),并將榨螺、榨條、出餅圈拆洗重新涂油,放在干燥處。
3、壓力表指針不能保持,迅速下降
原因在于:
①閥不密封;②進出油閥螺塞和鋼球接觸不良;③各油管接頭及液壓缸螺塞與液壓缸進油孔未旋緊;④三通回油閥門與鋼球接觸不良。相應的排除方法是:①研磨閥使其密合;②研磨進出油閥使其密合;③旋緊各油管接頭和液壓缸螺塞;④研磨回油閥門。
首先,從壓榨原理上看,家用液壓式榨油機采用高壓液壓系統(tǒng),通過高壓油泵將液壓油打入液壓缸,產生巨大的壓力,迫使油料中的油脂被擠壓出來。這種壓榨方式溫和,對油料的破壞小,不產生過多的熱量,有利于保持油品的天然成分和營養(yǎng)價值。而家用螺旋式榨油機則利用電動機驅動螺旋主軸旋轉,通過螺旋的推進力對油料進行擠壓和摩擦,隨著榨膛空間的逐漸縮小,油料中的油脂被擠出。這種方式雖然效率高,但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可能會對油品的天然成分造成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