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抽查與人工復核
選舉結束后,可隨機抽取部分電子選票機的數據,與紙質備份或人工計票結果對比,驗證系統(tǒng)的準確性和匿名性,同時避免大規(guī)模暴露選票細節(jié)。
AES-256 加密傳輸
投票數據從終端設備傳輸到中央服務器時,采用 ** 高級加密標準(AES)別(256 位)** 進行加密。AES-256 的密鑰長度達 256 位,暴力破解需耗費超過宇宙年齡的時間,理論上無法被現有算力破解。
類比:相當于將數據鎖入一個有 22??種組合的密碼箱,黑客嘗試所有組合的時間遠超現實可能。
數據庫多層加密
投票數據存儲時采用 “加密 + 混淆 + 分片” 三重防護:
原始數據先經 AES 加密;
加密后的數據被隨機混淆(如打亂字段順序);
混淆后的數據分片存儲在不同物理服務器上,需同時獲取所有分片并解密才能還原。
即使黑客入侵單一服務器,獲取的也只是無意義的密文碎片。
蜜罐陷阱與入侵檢測系統(tǒng)(IDS)
系統(tǒng)部署虛擬 “蜜罐服務器”,模擬真實投票數據接口:
黑客若攻擊蜜罐,會觸發(fā)實時報警,暴露攻擊來源;
同時,IDS 實時監(jiān)控網絡流量,通過異常行為分析(如高頻數據請求、非授權 IP 訪問)識別潛在攻擊,自動阻斷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