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場景設計要點
1. 大型文物展柜
結構采用鋼結構 + 玻璃組合,底部加裝承重輪(便于移動),內部設置可調節(jié)吊裝系統(tǒng)(如鋼絲繩懸掛大型青銅器),承重能力≥500kg/m2。
2. 臨時展覽展柜
模塊化設計:可拆卸框架 + 快裝玻璃,運輸體積壓縮 50% 以上;表面采用磁吸式裝飾板,可快速更換展覽主題標識。
博物館展示柜的設計本質是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 以文物保護為核心,通過材料科學、環(huán)境控制、人機工程等技術手段,結合燈光美學與空間敘事,在確保文物的前提下,為觀眾創(chuàng)造沉浸式的觀賞體驗。設計時需根據文物特性(材質、尺寸、保護需求)、展覽主題及空間條件,定制化匹配功能與形態(tài)。
通柜(連續(xù)展柜)
多節(jié)展柜串聯(lián)成線性陳列(如博物館長廊的墻體嵌入式展柜),適合系列文物(如青銅器禮器組合),長度可達 10-30 米,內部統(tǒng)一控溫控濕。
應用:大英博物館 “埃及亡靈書” 展區(qū)的通柜陳列。
智能交互技術
全息投影展柜
內置全息膜(如 180°/360° 全息金字塔),投射文物 3D 模型,觀眾手勢操控即可查看內部結構(如青銅器鑄造工藝分解動畫)。
AI 解說系統(tǒng)
展柜玻璃集成透明觸摸屏,AI 圖像識別觀眾注視的文物區(qū)域,自動推送相關歷史故事(如盧浮宮《蒙娜麗莎》展柜的智能解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