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票完整性與防篡改
數字簽名與哈希校驗
對每一張選票生成數字簽名(基于 RSA 算法),確保選票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未被篡改;計票時通過簽名驗證選票合法性。
使用 SHA-256 哈希算法對選票數據生成摘要,存儲時與原始數據對比,若摘要不一致則判定數據被篡改。
離線計票與雙機熱備
重要選舉可采用 “在線投票 + 離線計票” 模式:投票數據實時備份至離線服務器,避免在線服務器被攻擊導致數據丟失。
核心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架構,當主服務器故障時自動切換至備用服務器,保障系統(tǒng)持續(xù)運行。
零知識證明與同態(tài)加密
采用零知識證明技術,讓系統(tǒng)在不泄露選民具體投票內容的前提下,證明投票行為的合法性(如 “該選民已投票” 但不暴露選了誰)。
通過同態(tài)加密算法,允許對加密后的選票數據直接進行統(tǒng)計計算(如加法、計數),結果解密后即得終票數,全程保護選票隱私。
在線投票計票系統(tǒng)的性需通過 “技術防護 + 流程規(guī)范 + 法律約束” 多維度構建,從身份驗證、數據加密、抗攻擊能力到隱私保護、審計追蹤形成完整閉環(huán),確保投票過程的公平、公正與可信。實際應用中,還需根據選舉規(guī)模、敏感程度調整策略,定期更新防護技術以應對新型威脅。
抗攻擊能力測試
評估要點:
模擬 DDoS 攻擊(如 Sendicap 工具發(fā)送海量請求),測試系統(tǒng)能否通過流量清洗、負載均衡維持服務可用性。
進行 Web 漏洞攻擊測試(SQL 注入、XSS、文件上傳漏洞),驗證 WAF 是否有效攔截。
工具與方法:
使用 Nessus/AWVS 進行自動化漏洞掃描;通過 OWASP ZAP 手動構造攻擊 payload 測試防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