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 的基本概念
定義: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并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負責對實驗室、檢驗機構等的認可工作。
依據標準:主要依據 ISO/IEC 1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該標準規(guī)定了實驗室在管理體系、技術能力、人員、設備、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
認可范圍:涵蓋化學、物理、生物、醫(yī)學、機械等多個領域的檢測和校準活動。
CNAS 認證的核心要求
管理體系
建立覆蓋檢測 / 校準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質量方針、目標、程序文件等。
明確各部門和人員的職責,確保各項活動可追溯。
技術能力
人員:檢測 / 校準人員需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持證上崗。
設備:儀器設備需符合檢測 / 校準要求,定期進行檢定 / 校準,并保持良好狀態(tài)。
方法:使用標準方法或經過驗證的非標準方法,確保方法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環(huán)境:實驗室環(huán)境需滿足檢測 / 校準對溫度、濕度、潔凈度等的要求。
質量控制
采取內部質量控制(如平行樣檢測、加標回收實驗)和外部質量控制(如參加能力驗證、實驗室間比對)措施,監(jiān)控檢測 / 校準結果的準確性。
通過 CNAS 認證是實驗室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提升實驗室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實驗室在申請過程中需嚴格按照標準要求準備,確保各項工作符合規(guī)范。
組織結構與職責不清
未明確各崗位(如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的職責權限,或職責分配與申請的技術能力不匹配(如授權簽字人專業(yè)背景與申請領域無關)。
多場所實驗室的體系文件未覆蓋所有場所,或各場所的管理接口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