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范圍:
各類實驗室:包括環(huán)境檢測、食品藥品檢驗、材料分析、計量校準、醫(yī)學檢測等領域的實驗室。
目的:證明實驗室有能力按國際標準開展檢測或校準服務,增強客戶、監(jiān)管機構等對實驗室的信任。
準備階段:
自我評估:實驗室對照 ISO/IEC 17025 標準,對組織架構、人員能力、設備設施、檢測和校準方法、環(huán)境條件、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評估,找出差距和不足。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編寫質量手冊,明確質量方針、目標等;制定程序文件,涵蓋合同評審、樣品管理等環(huán)節(jié)流程;編寫作業(yè)指導書,如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等。
體系運行階段:
培訓:對全體人員進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同時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和考核。
體系試運行:按照體系文件要求開展日常檢測校準工作,填寫相關記錄表單。并進行內部質量控制活動,如定期使用標準物質、留樣再測等。
能力驗證:參加相關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計劃或實驗室間比對活動,驗證檢測校準能力。
對標標準條款
以 ISO/IEC 17025:2017《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為核心,拆解 15 個管理要素(如組織、文件控制、記錄管理等)和 10 個技術要素(如人員、設備、方法驗證等),明確每個條款的具體要求。
示例:針對 “4.5.14 服務供應商的選擇”,需制定供應商評估流程,包括資質審核、服務質量評價記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