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拆除剩余物,是指被拆除建筑物所用建筑材料沒有被再生利用的部分,比如碎混凝土、碎磚、砂漿片、碎磚等,或簡單講就是所謂的建筑垃圾。前已敘及,我國目前處于城市改造和城鎮(zhèn)建設的高峰期,產(chǎn)生的拆除廢棄物(有人稱為渣土)非常巨大。 按照我國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類存放、分類處理。 但是在我們的調研中發(fā)現(xiàn),目前很多的二、三線城市不能做到分類存放和分類處理。 調查表明,能夠得到再生利用的數(shù)量不多,簡單處理掉的居多??偨Y一下簡單處理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1)填山溝法。 就是在遠離城市的丘陵地區(qū)把山溝填上,雖然在一定時期不會影響市容,但是隨著雨水的侵入,造成周邊水系的污染。 更有甚者是填到廢棄的礦井之中,造成了深度污染。
(2)填塘填河法。 就是簡單地把既有建筑拆除剩余物作為渣土, 直接填到水塘或者河道之中。 比如南京將軍山風景區(qū),就曾經(jīng)發(fā)生原來美麗的水塘,一夜之間被渣土填為平地。 不僅造成了地表環(huán)境污染,風景區(qū)受到破壞,更造成濕地的減少,河道行洪能力降低。
(3)挖坑取土掩埋法。 在平原地區(qū),無塘可填就采取就地挖坑取土,然后把建筑垃圾倒入坑中,在其表面再覆蓋原土后進行平整。 這種方式表面上沒有造成污染, 更沒有占有土地,但是該地區(qū)既不能種莊稼更不能栽樹,因為建筑垃圾還原成為可耕植土需要漫長時間。 同時也造成周邊水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
(4)路邊傾倒法。 有些既有建筑物被拆除后,開發(fā)商為了盡快運走剩余物,便于開始工地的三通一平,把運走建筑垃圾的任務承包給運輸商,他只要求運走即可,不管運倒在何地。 受利益的趨勢,運輸商把建筑垃圾運倒鄉(xiāng)村路邊傾倒在田間地頭,造成田間污染;運倒在縣級或省道路邊,造成道路污染;更有甚者,傾倒在高速公路邊,造成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