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的叛逆時總覺得是孩子自己的原因,很少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有什么問題。其實,當孩子有逆反行為時,父母不僅要從孩子身上找原因,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孩子的叛逆很有可能來源于以下三種心理作用。
1、超限效應(yīng)
簡單來說,超限效應(yīng)就是刺激太多,造成急躁,讓人感覺麻木,沒有效果。比如父母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要注意“適可而止”的原則。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父母說教太多,會過度刺激孩子。相反,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配合父母。家長要知道,反復說教是沒用的。
2.標簽效應(yīng)
所謂標簽效應(yīng),是指給一個人貼上某種標簽。久而久之,人就會有心理暗示,語言行為會越來越接近那個標簽。為什么我們建議父母鼓勵和表揚孩子?這是因為孩子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從小被鼓勵表揚的孩子,做事情一般都比較自信;經(jīng)常被嘲笑的孩子一般都很自卑。所以,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尤其是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簽,比如“你傻”“你一點都不好”。孩子被貼上這樣的標簽,就會越來越靠近這個標簽。
3.堅強的父母
孩子小的時候一般知道的比較少。父母可以指導孩子,告訴他們該怎么做。但是孩子長大了,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甚至發(fā)現(xiàn)父母說的不對;或者有些家長還在用自己強大高壓的思想教育孩子,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