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一:解決用戶充電難的問題。
以往大家都是怎么給電動車充電的呢?很多人選擇把電動車的電瓶拆下來拿回家充電,卻發(fā)現電瓶好重,但實在沒有辦法,只能這樣承受!長此以往車主們肯定是吃不消的,更別提住在高層的居民了。不用擠公交車,擠地鐵,想走就走,不用開車燒機油,也不會像自行車一樣效率低,上班一族的,所以說,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畢竟有錢的人少。所以,有了充電站之后,只需要將車子推到充電站去充即可,簡化了居民的充電過程。
好處二:大大方便了物業(yè)的管理。
電動車由于個頭小,所以具備一定的隨意性!但是有些居民太過離譜:小區(qū)內停亂放、占用樓道、堵在小區(qū)門口等等,小區(qū)內的汽車有時候都堵在那里出不來,令車主們苦不堪言。比如說0℃以下,電池容量會降低10%左右,零下20℃的時候下降30%,續(xù)航里程更加縮水了。所以,如果有了能集體充電、集中停車的電動車停車區(qū),就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也能讓小區(qū)內通暢無阻。
好處三:減少了電動車充電隱患。
電動車過度充電和私拉電線很危險。電動自行車充電的安 全性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隱藏的巨大“安 全隱患”,積極構建一個安 全,和諧的智能社區(qū),我們都有責任。大多數案例都表明:電動車大多都在夜間充電,一般需要6至8個小時才能充滿。但居民卻習慣在晚8點左右插上電源,到凌晨2點多,電池就基本充滿了。而如果繼續(xù)充電,電池、充電器都會過充,甚至發(fā)熱。因此,晚間充電成為事故高發(fā)期。更為危險的是,此時居民處于熟睡狀態(tài),初發(fā)火災難以被發(fā)現和撲救,導致火災迅速蔓延,當人們從夢中驚醒時,早已錯失逃生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