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作為一種常見的融資方式,在解決個人或小微企業(yè)短期資金需求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規(guī)范和法律意識薄弱,民間借貸糾紛頻發(fā)。
一、借貸關系要明確,書面協(xié)議不可少
民間借貸中常見的糾紛就是口頭約定導致的舉證困難。根據(jù)《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借貸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借款合同,明確約定借款金額、利率、期限、還款方式等關鍵條款。即使金額較小,也建議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留存借貸合意的證據(jù)。合同內容要具體明確,避免使用模糊語言。例如,利息應當明確是年利率還是月利率,避免出現(xiàn)“一分利”等容易產(chǎn)生歧義的表述。
二、利率約定要合法,高利貸紅線不能碰
我國法律對民間借貸利率有明確限制。根據(jù)司法解釋,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以2025年6月為例,一年期LPR為3.45%,四倍即13.8%,超過此限度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值得注意的是,出借人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這種行為會導致實際借款金額減少,可能被認定為“砍頭息”。此外,復利計算(利滾利)也受到嚴格限制,除非雙方有明確約定且不超過法定上限。
三、資金交付要謹慎,支付憑證需保存
借貸糾紛中,出借人常常因為無法證明實際交付資金而敗訴。建議大額借款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支付,并備注“借款”字樣?,F(xiàn)金交付的,應當要求借款人出具收條,明確收到現(xiàn)金的金額、時間等信息。如果是分期交付,每次都應留存相應憑證。在實踐中,存在借款人抗辯轉賬是其他經(jīng)濟往來款項的情況,因此明確的資金用途備注至關重要。
四、擔保措施要完善,風險防范多層次
對于大額借貸,建議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擔??梢允堑盅海ㄈ绶慨a(chǎn))、質押(如車輛)或保證人擔保。需要注意的是,不動產(chǎn)抵押必須辦理抵押登記才具有法律效力。保證擔保要明確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責任保證,后者對出借人更有利。擔保合同應當單獨簽訂,條款要符合《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實踐中,很多出借人因擔保手續(xù)不完善而導致?lián)o效,終無法追償。
五、還款過程要規(guī)范,債務清理要及時
借款人還款時,出借人應當出具收據(jù)或通過書面方式確認。如果是部分還款,應當明確是償還本金還是利息。建議采用“先息后本”的沖抵順序,并在憑證中注明。債務全部清償后,出借人應當及時返還借條或簽署債務結清證明,避免后續(xù)糾紛。對于逾期債務,要及時催收并保留催收證據(jù),注意三年訴訟時效的限制。催收可以通過書面函件、短信、微信等方式,但要注意用語規(guī)范,避免暴力催收。
六、特殊情況要警惕,非法借貸要遠離
要特別注意幾種高風險借貸情形:一是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這種借貸合同無效;二是職業(yè)放貸人問題,未經(jīng)批準以借貸為業(yè)的,可能涉嫌非法經(jīng)營罪;三是“套路貸”等詐騙行為,通常伴隨虛增債務、偽造證據(jù)等特征。出借人自身也要注意,不得吸收他人資金轉貸牟利,否則可能被認定為職業(yè)放貸。
七、糾紛解決要依法,維權途徑要理性
一旦發(fā)生借貸糾紛,建議先通過協(xié)商調解解決。協(xié)商不成時,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前要準備好借據(jù)、轉賬憑證、催收記錄等全套證據(jù)。對于惡意逃債的借款人,可以申請財產(chǎn)保全。執(zhí)行階段,可以申請法院將被執(zhí)行人列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等。需要注意的是,追討債務必須通過合法途徑,威脅、恐嚇等暴力催收可能涉嫌違法犯罪。